——不结党营私;
——不与人私交;
——不搞裙带关系;
——不搞利益团体。
一个集以上优点于一身的官员,对封建帝王意味着什么?
恐怕真正的忠臣,都没有孤臣来的忠心!
或者说:忠臣未必是孤臣,但孤臣,却一定是忠臣。
就拿如今的太仆袁盎来说,就是个典型的忠臣,却也是个典型的「反孤臣」。
坊间传闻,袁盎知交故友遍天下,凡是陇西以东、东海以西,长城以南、五岭以北,无论袁盎到了哪里,三五十里之内,必定会有人争先抢后的来安排袁盎。
甚至有人说:就算袁盎有一天落了难,散尽家财、权势,光凭着那些遍布天下的知交故友,袁盎也能一路走一路吃,吃三代都吃不完过去攒下的交情。
那袁盎是忠臣吗?
恐怕没人会说不是。
包括当今天子启,乃至刘胜,都绝不会说袁盎不是忠臣。
反面的例子,自然就是汉家在赵禹之前,发现的上一个孤臣:郅都了。
说起郅都这个人,普天之下,不知有多少人恨得牙根发痒,恨不能将郅都徒手撕成两半,再一口一口咬成碎肉!
想归想,却又不敢。
为什么?
是郅都有如此威慑力?
答桉,自然是孤臣,能从封建帝王那里得到的信任,以及与之匹配的权威了。
而赵禹今天的表现,显然也在告诉刘胜:如果不出意外,这将又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孤臣。
而且还是一个专精刑狱,且已经被任命为廷尉的孤臣······
「孤臣······」
「既然要做孤臣,又怎么会举荐······」
「——而且是在眼下这个档口,向我、向太子储君举荐?」
「看走眼了?」
自言自语着,刘胜迟疑的目光,自然便再次落在了身旁的周亚夫身上。
「这个张汤」
「条侯认识吗?」
「是个什么来头?」
「能让赵禹亲自举荐,尤其还是向我举荐,而非向父皇,想来,应该名气不小?」
在刘胜问出这句「张汤是个什么来头」时,周亚夫其实还没消气;
尤其是听到刘胜再次提到「赵禹」这个人名,周亚夫的鼻息也瞬间粗重了些。
但终归是经历过生死,尤其还是被刘胜捞回来一条命,相较于过往,周亚夫控制情绪的能力,显然也有了不小的长进。
「嘶」
「呼······」
「家上今天召赵禹前来,可实在是把臣这把老骨头······」
「嗨;」
「罢了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