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秋,距离今年的秋收,只剩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这样紧要的关头,坊间百姓的注意力,本该集中在各自家中的田亩。



只是今年的秋天,长安城的街头巷尾,却明显多出了许多可供茶前饭后谈论的八卦······



“嘿!”



“你们是不知道啊!”



“——说是当日,太子堂而皇之登门,直接就进了中尉府大牢;”



“恰好那苍鹰郅都,因为临江王的事儿,被陛下召入宫中,没在中尉府。”



“太子看准郅都不在中尉府的机会,拉起临江王,就一路快马加鞭回了太子宫!”



“说是郅都现在,都还愁眉苦脸的站在太子宫外呢······”



长安城北,两市之外,一处并不很起眼的茶肆。



那身穿短打、腰系短剑的游侠挺直腰杆,毫不顾忌形象的踩着矮案,众眉飞色舞的描述着前几日,发生在中尉府的事。



准确的说,是传闻。



而且是几经‘易手’,早已多出许多艺术加工的传闻。



但即便如此,游侠众这番明显有些失真的分享,也丝毫没有让在场众人的好奇心减弱分毫;



见游侠众止住话头,顿时便有几人适时上前,又是递上茶碗,又是递出小食。



被众人这般‘众星捧月’,那游侠众明显也乐在其中。



猛灌下一口茶,又随手接过几枚干枣,丢在嘴里随意咀嚼几下,便再撸撸衣袖;



“这下,那苍鹰郅都,可算是糟了报应!”



“据说临江王,是郅都奉陛下之令,才暂时关押在中尉府。”



“结果现在可倒好:临江王被太子堂而皇之的带走,又安置在了太子宫;”



“郅都想把临江王带回中尉府,却连太子宫的大门都进不去!”



“嘿!”



“一想到那苍鹰郅都,被太子弄得口苦难言,俺心里就一阵畅快!”



“他郅都,竟也有今天?!”



听那游侠众咬牙切齿,又分明有些幸灾乐祸的说起此事,围观众人只一阵哄笑;



片刻之后,又各怀思绪的低下头去。



郅都在长安的名声,其实很不好。



单就是一个‘苍鹰’的雅号,其实就足以证明:郅都这个中尉,在长安数十万百姓眼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说来,郅都这‘苍鹰’的雅号,其实也算是由来已久。



早在先帝之时,郅都就因为‘勇武’的名声,而被先帝任命为郎官。



后来,郅都又凭借厘政公正廉洁,被先帝任为中郎。



汉家的中郎,历来都是从军中选拔出的青年才俊,同邻人中佼佼者;



毫不夸张的说:汉中郎,就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储备军官’群体。



郅都从未曾在军中混迹,便跻身于汉家‘青年储备军官’的中郎直列,无疑是自有汉以来的独一份。



而这‘苍鹰’的雅号,最开始就是因为当时的太子启,曾将一幅名家所画的苍鹰图,赠送给当时的中郎郅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郅都,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



也不意味着当时的太子启,是急于揽权的不屑子孙。



——当时的太子启接近郅都,以及郅都接受太子启的好意,都是奉先帝之令所行。



准确的说:中郎郅都,便是先帝为自己的太子,所留下的太子班底之一。



在得到太子启赠送的那副苍鹰图之后,郅都自然是备受鼓舞,谨记太子启‘为国羽翼’的勉励,自此在孤臣的路上一往无前。



后来,郅都做了中郎将,开始在长安‘小有名气’;



再到去年,郅都直接从比二千石的中郎将,升任为坊间传闻中‘虽非九卿,实胜九卿’的中尉,秩禄中二千石。



自担任中尉,并亲掌长安两部禁军之一的北军,‘苍鹰郅都’的名号,便在长安愈发响亮。



——论私德,郅都刚正不阿,从不趋炎附势;



对于一向以倨傲闻名的丞相周亚夫,整个长安朝堂都堪称毕恭毕敬,唯独郅都,即便是见到了周亚夫,也只是拱手作揖,却从不跪拜。



论公,或者说‘业务能力’,郅都也无疑十分出色。



不畏避权贵、皇亲,凡犯法违禁者,不论何官、何人,郅都也都一律依法严惩;



公侯贵戚,乃至宗亲皇族见到他,也都只敢侧目而视,并称呼郅都为:苍鹰。



至于那‘散布八卦’的游侠众,对郅都表现出如此敌意,也并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事。



——中尉的职责,除了亲掌北军之外,最主要的,便是宿卫长安,负责长安方圆百里范围内的治安。



既然负责治安,自然就难免和这个时代,对地方治安始终造成隐患的不稳定因素——游侠众打交道。



再算上前些年,尚还是中郎将的郅都‘代俎越庖’,也没少收拾长安游侠众,以及升任中尉之后,郅都名正言顺的惩治游侠群体······



时至今日,长安城内的游侠众,不说每个人都和郅都有仇怨,起码也是每三个人,就有其中一个人的好大哥,曾折在郅都的‘鹰爪’之下。



可明明就是这样一个惩恶扬善、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私德又无比清廉的好官,却也还是让寻常百姓心中,生出一阵不知由来的恐惧,和堪称莫名其妙的厌恶。



而在这一日,当听说苍鹰郅都被堵在太子宫外,连门都进不去时,聚在这出茶肆的众人,也同样感到一阵畅快······



“苍鹰郅都,实在是太嚣张了些;”



“仗着有陛下撑腰,就向来目中无人,谁人托请,他都从不听取。”



“真不知道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被陛下如此看重······”



短暂的沉默之后,角落想起一声轻微的嘀咕,便惹得在场众人或认同、或从众的连连点下头。



不多时,便又有人谄笑上前,给那游侠众再端上一碗茶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血狸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血狸奴并收藏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