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铸了新钱,那将来,百姓每拿起一枚五铢钱,就都会想起你——回想起五铢钱,是你所铸。”



“这么好的机会,伱也要放弃吗?”



不知过了多久,天子启才终于从漫长的思绪中回过神;



语带试探的一问,却惹得刘胜微微一笑,随即满是淡然的对天子启一拱手。



“父皇的意思,儿臣明白。”



“但儿臣还是认为:比起这个‘好机会’,四铢钱的优势,还是更重要一些。”



“至于铸新钱为父皇、为儿臣带来的声望,自然也让儿臣垂涎。”



“但儿臣认为······”



“嗯······”



“——儿臣认为,新钱给父皇、给儿臣带来的,可能会是声望,也可能是污名;”



“而先太宗皇帝四铢钱,却肯定会为父皇、为儿臣带来声望。”



“更准确的说:比起铸新钱带来的声望,显然还是太宗皇帝的余荫、‘太宗孝文皇帝之子、孙’的身份,对父皇、对儿臣更重要一些······”



听到这里,天子启无喜无悲的淡定面容上,终于涌现出一抹若有似无的笑容。



但嘴上,天子启仍旧只漠然道出一句:“嗯;”



“朕,知道了······”



···



“钱的事,就先这样吧。”



“拟道折子,在秋收之后,于朝议之上,以‘钱制混杂,于民不便’的名义,提议专行四铢钱吧。”



“少府那边,倒是可以先行铸钱······”



天子启淡然一语,自惹得刘胜含笑点下头。



却见天子启又眉头稍一皱,再问道:“专行四铢,说起来简单;”



“具体该怎么做呢?”



“百姓手里的吕太后八铢、秦半两,该怎么收回少府熔铸?”



听闻此问,刘胜却仍是那副浅笑盈盈的神容,满是轻松的对天子启一昂首。



“此事,儿臣已有章程。”



“——儿臣听说,关中最大的粮食商人:长陵田氏,似乎打算退出粮食市场。”



“最起码最近两年,长陵田氏似乎并不打算染指粮食生意。”



“过去,关中的粮食生意,长陵田氏和诸田支脉,占了至少四成。”



“而如今,田氏退出粮食市场,就意味着关中的粮食生意,有足足四成的份额被空了出来。”



···



“儿臣的意思,是未来这几年,让治粟都尉出手,吃下关中粮食市场这四成份额;”



“——从百姓手里买粮,少府只付四铢钱;”



“给百姓卖粮,则什么钱都收。”



“这样一来,农户手里的钱,应该能在两三年之前,都被换成四铢钱。”



“除此之外,少府还可另外贴出告示:凡是吕太后八铢钱、秦半两钱,都可以在少府兑换成四铢钱。”



“——八铢钱,可以换两枚四铢;秦半两,可以换三枚四铢。”



“再由父皇昭告天下,明确告诉天下人:我汉家要专行四铢钱,再过三年,除四铢钱之外的各式杂钱,都再也不能流通;”



“三年之后,治粟都尉买、卖粮食,都只认四铢钱。”



“此般种种,花费三年的时间,钱币统一的事,应该就可以完成了。”



刘胜胸有成竹的架势,自惹得天子启眉头稍一松;



待听闻刘胜这面面俱到的筹措,天子启才终将面上忧容尽数敛去。



若有所思的点下头,又暗自思虑良久,终还是昂起头,不咸不淡的道出一句:“就这样吧。”



“具体的细节,你自己再琢磨琢磨。”



“——一定要将可能出现的隐患,都提前规避。”



“就算不能规避,也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



“治粟都尉插手粮食的事······”



“朕觉得不妥。”



“——关中粮食市场四成份额,若想让治粟都尉顺利掌控,就需要赋予治粟都尉极大地权柄、财货;”



“嗯······”



“用外戚吧;”



“这四成的粮食生意,让贾氏占去其中一半。”



“剩下一半,你自己去找母后,让窦氏吃下。”



“买卖粮食的钱,你自己从少府调用便是。”



最后做下吩咐,天子启便面色淡然的从御榻上起身;



正要再对刘胜说些什么,却见殿门外,似乎有一道人影,在焦急的左右走动······



“春坨~”



沉声一呼,只惹得泥塑雕像春坨‘强制开机’,如同一个才刚上了发条的机器般,朝着殿门外小步疾走而去;



不多时,又折身回到殿内,对天子启躬身一拜。



“禀陛下;”



“丞相请见······”



春坨轻声一语,却惹得刘胜下意识瞪大双眼!



而在御榻之上,听闻周亚夫前来的消息,天子启的面容之上,只悄然涌上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宣。”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血狸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血狸奴并收藏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