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胜,端的是目中无人!”



在太子宫吃了闭门羹,樊市人只得郁闷的回到家中,愤愤不平的窝进了卧房。



但除了无能咆哮,樊市人,却也拿刘胜没有任何办法。



——正如刘胜所言:既然是生意,那就得按规矩来。



从始至终,刘胜都始终在遵守‘规矩’,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举动,是突破游戏规则的。



刘胜皇子之身,又顶着个‘准储君’的身份,还受天子启直接指派为‘平抑粮价特使’;



如此复杂的身份,都没让刘胜打破游戏规则,玩儿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樊市人在内的三十余家公侯,显然更没有不守规矩的底气了。



经樊市人上门这么一闹,上林仓的七百万石粮食,公侯们是买不下来了。



但对此,大多数人,也都还抱着相当乐观的态度。



——才七百万石粮食,够支撑多久?



关中近百万户、数以百万口人,每人买个一两石,就能把上林仓彻底搬空!



刘胜存在上林仓的粮食,顶多撑个半个月、摁住粮价半个月不暴涨,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等那七百万石粮食,都被刘胜卖出去,吃进关中百姓的肚子里,一切,便依旧会回到‘正轨’之上。



意识到这一点,公侯们和粮商们,便也迅速达成一致;



——在上林仓被搬空、公子胜手里的最后一粒粮食,被平价卖给百姓之前,关中的粮商们,通通闭门歇业!



先等公子胜,把手里的所有粮食卖完;



卖完之后,大家伙再把粮价往上抬一抬,抬上千钱,再一点一点往外卖。



只能说: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



在一致决定‘闭门歇业’之后,公侯、粮商们,便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汇集在了刘胜所在的太子宫。



到春二月十五,刘胜,也终于有了动作。



“六十五钱?”



安陵邑,杜府,听说刘胜在长安两市搭设粮棚,以六十五钱每石的价格出售平价粮,杜氏家主却只若有所思的点下头。



“比去年高了十钱,倒也合适······”



“嗯,再探。”



“等什么时候,公子胜的粮棚不卖粮食了,再回来禀告。”



···



“商县、宜阳、弘农、卢氏······”



“——如此说来,弘农郡的粮价,便是在六十二钱?”



“衙县、频阳、莲勺、云阳、蓝田、新丰······”



“基本都是六十钱左右······”



“嗯~再探。”



···



“再探。”



···



“再探。”



···



···



······



预料中的消息,从关中各地次序传回,却也并没有引起粮商们的警惕。



不出众人所料:刘胜,开始在关中各地卖粮了。



价格六十-六十五钱每石不等,也同样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却都有些不对味儿了。



三天;



五天;



七天;



十天······



前后足足半个月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春三月。



粮商、公侯们派往关中各地的耳目,几乎每天都将同一个消息,送回长安城。



——公子胜,还在卖粮!



——关中各地,随便哪里,方圆百里必有一县的县城内,正卖着公子胜的平价粮!



一开始,众人还有些心存侥幸,只当是上林仓那七百万石粮食,被刘胜偷偷运去了关中各地。



但随着一个消息传出,商人们,就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什么?!”



“上林仓,还有七百万石粮食?!”



“——怎么可能!!”



“如果上林仓的粮食没少,那公子胜在关中各地卖的平价粮,是从哪里来的?!”



···



“或许是公子胜,留有什么后手吧······”



“但即便是另外有粮食,也肯定不会太多!”



“再探!”



这一次,商人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贯注的探听起太子宫,以及太仓、上林仓的东进。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是让商人们原本满怀憧憬的心,一点点跌入谷底······



三天;



五天;



七天;



十天······



十五天。



又是半个月过去。



时间,已经来到了春三月中旬。



刘胜在关中各地,已经卖平价粮卖了足足一个月!



保守估算,单只这一个月,刘胜,便至少卖出去了两千万石粮食!



但让人惊骇欲绝的是:太仓,完好如初;



上林仓,仓门紧闭。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刘胜就像是个神仙一般,不知从哪里变出来了两千多万石粮食,平价卖给了关中百姓。



更让人心惊胆战、口干舌燥的是:没人知道刘胜的‘神通’,到哪儿才是头······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再让公子胜这么卖下去,我们手里的粮食,就要卖不出去了!”



最先慌的,也还是安陵杜氏、韦家粟氏在内的一众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血狸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血狸奴并收藏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