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是涉及了太子案。



这时候他们这些小太监还是夹起尾巴不要惹事,要是出了事,他们的主子下手比任何人都狠。



不过那些沙船都是装着过年的礼物,这里面还有其他后宫主子,但是最主要的还有皇上啊!



老皇上让他在松江上海港市舶司收拢的松江、扬州,苏州,泉州的金花银100万两秘密运到京城,要是不在过年前弄回去,哼哼……他小命不保啊!



赵雄看到安德海一脸苦瓜相,小心翼翼地讲,”安大人不如这样,你在韩庄镇住上几天,封闸节过了以后,我们在想办法!“



安德海想一想想了一下又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他在心里懊恼,就只能这样了。



又聊了一会儿天,赵雄回到巡船上,抖动了一下身上穿的披风往船舱的凳子上一坐。



手把的暖炉看着沙船上的漕军们在那里吊着帆布。



既然不赶时间了沙船上的漕军们也都舒了一口气,从怀里喝着两口小酒,有的拿着木锤锯子,叮叮咣咣修理船上的漏水的地方。



正常来讲,漕军使用工部打造的漕船,若有损坏,则由该船的负责人负责修补。



当然,朝廷也会适当承担一定的损毁责任,但近乎七成的责任都压在了漕军的身上。



至于船上当官的这时随着领头的船打黄旗船队突然减速了,船老大松了一口气。



也是,紧赶慢赶都不能过闸,看样子自己这帮人估计在韩庄要猫冬了。



至于现在该干嘛干嘛去了,就等着纤夫们拉纤拉到闸口。



“漕军啊!”



赵雄看了他老爸以前的官文,大康朝代历年漕粮的起运交仓,100多年时间过去了。



到了永平时期是一个显著分界点,在这之前大运河漕运从台儿庄路过每年平均在400万石。



而之后逐渐减至300万石,甚至200万石,特别是永平三年之后,漕粮入不敷出之势已经十分明显。



永平五年大康朝会上,为了提升漕运效率,在卫所军户的基础上,建立了职业性的“漕军”,人数超过十万。



漕军,分十二总,一总一万人。



所谓的漕军统共十二万人均来自不同的卫所。



大康桥的军卫所跟明朝一样100多年来也是腐败的可以了,军户们基本上都是没有耕地的农民。



为了全家人的吃食,所以总共12万人的漕军报名人数居然有30多万。



毕竟跑船的收入买粮食,比一天到晚吃野菜好过得多。



漕军大体上在每年的一月就要驾船到各处接收漕粮,随后“开帮”北运。



大约到当年十月以后才能返回军营,前后持续的时间长达十个月以上。



赵雄眯缝着眼看向那20多艘大沙船,像这么早就北运的漕船,也不是没有。



但是20多艘沙船组成的船帮,冬月里面还没有过。



最少在往北去的山东地界还没有过。



看着船上几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漕军躲到避风处,神情漠然的此刻的他心里就叹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东南肥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南肥肥并收藏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