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他在学堂里唱过的那首孙雁姿的“木兰情”。白山看到他的夸张动作,嘿嘿一笑,苏哥反应这么大,难道这表演又与他有关?



苏佑伸头一看,眼睛就瞪圆,难怪听着声音有些熟悉,园中那几个穿着盔甲的士兵确是女子所扮,这时摘了头盔。有三个他认识的人,确是杨婵、孙秀画和孙秀色。看到她们的着装,苏佑就明白她们的意思,这是要表演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难怪那天杨婵回到家还让他再吹唱了几遍歌曲,还要他录下歌词。似乎杨婵当时还问自己来着,好像是说她想学会后去唱给别人听,想不到竟是跑到这里来唱。原来她早就计划好了,要拿来这里表演。苏佑不知道是好气还是好笑,竟被自己妹妹算计了。



演唱歌曲的人,苏佑也认识,是在传奇王子宴会上唱过一曲的苏小曼。这时她身着甲胄,使她原本柔美的气质中多了种难以形容的飒爽英姿。所有人被她怪异的歌曲吸引,目光又都凝聚在苏小曼身上。



我看得见云在天上混乱地飞



我听得见滚滚沙场埋一滴泪



歌词怎会如此浅白?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正眉头紧锁。歌声继续:



我想喝家里的井水



却吞下生死的滋味



人们疑惑不减,但眉头却已舒展开。歌曲旋律非常独特,却又极为悦耳,人们不再纠结歌词太通俗的问题,沉浸在动人的旋律中。



首段唱完,立于苏小曼身边的杨婵略带稚嫩的声音响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三个小姑娘开始齐声吟唱木兰辞。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画面铺开,一个鲜活的平凡家庭的少女形象显现出来。少女义无反顾,易钗而弁,代父从军。



杨婵三人的声音转为铿锵有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人们想不到这首白话歌曲背后还有这样一首诗,皆有意外的惊喜。然后越听越心惊,这是何人的作品,相较起来,比刚才那些学子们吟的诗要好太多了。有人在心里死命记,有些人跑回小楼找来纸笔记录。



木兰辞吟到末段,她们的声音又变得欢快,“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人们已被木兰辞这种难得一见的长篇叙事诗深深吸引,那些自觉有诗才的人,如李开元等在杨婵她们朗出开头几句就在凝神聆听。林国栋更是专注,很快就面现惊容,并嘴唇轻轻复述着。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的构思贯穿整个故事,充满浪漫传奇色彩。全诗即写儿女之情,又有英雄之气。木兰善良质朴,英勇无畏,爱国保家,最后穿回女装,才发现她是女儿身,故事极具戏剧性,回味无穷。



人们皆被这诗震惊。无法想像竟能将一首战争题材的诗写的如此妙趣横生,更不要说这诗中扑面而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石空奇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待湿的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待湿的泥并收藏石空奇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