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珠驻足,饶有兴致地问他:「你怎么看出来的」



吴邦德道:「我方才偷偷问许三,他说不知道濠明商社要在济宁开药材店。你对张长史的许诺,是临时起意,以你的性子,不会、也不敢给长史吃空心汤团,而昨日你还与我说,想拉他开矿,可你今日,问他兖州风物,独独不提煤矿。所以我猜,你半道改主意了,看中了旁人,又怕真的做起来,张长史分不到羹、会对你怨怼,就把药材铺



子的好处,先塞给他,也算回报他的子侄照拂你松江的义塾。



郑海珠听他一番推测,很满意。



自己和人打交道时,吴邦德在一旁能如此留心地揣摩,说明他处于工作状态,没有上班摸鱼。



挺好,就喜欢工作量饱和的合伙人。



郑海珠遂盯着吴邦德笑问道:「你觉得,我另外看中谁了」



「那个小殿下。」



「对,有更粗的大腿,为什么不抱。」



吴邦德嘴角牵了牵。他一个古人,对于这句现代人习惯的俚语,是第一次听到,觉得从女子口中说出来,忒粗俗了些。



郑海珠兀自继续:「你是不是也察觉,那小殿下,不像个只知道遛狗斗鸡的逍遥王爷他连寿宴大彩灯的钱,都想省一笔。你听他从工正所出来说的那番话,也是围着一个字:钱。人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多少豪门纨绔的眼里,一千两银子和十两银子,没区别。」



吴邦德点头:「嗯,他眼里有个钱字,说明想当家,或者说,想做一番事。」



却又沉吟道:「可是,人家堂堂郡王嫡子,当今亲王宠爱的小殿下,就算对你从善如流,并且真的探到了矿,自己开采不就行了,凭啥和咱们捆在一起最多就是你问他买煤的时候,他的管事给你每斤少算几个铜板。」



郑海珠认真道:「凭他开矿需要人,而我这次,正好能去弄人。」



「此话怎讲」



「历代君王,以农为本,厌弃开矿经商,是怕壮劳力都不种地了。兖州一旦开矿,宗藩若雇佣大量农人,必被山东的巡按御史告到京师去。而流民中颇多闹闻香教的,他们也不敢雇。所以邦德,你觉得,我们能从哪里给小殿下弄来几百上千的安妥的矿工」



吴邦德盯着郑海珠。



他很喜欢猜她的心思,因为有点难,但不是很难。



她的想法,就像布阵一样,是有套路的,既不浪漫也不古板,既不束缚也不疯狂,巡着套路走,就能看到指引牌。



吴邦德于是在朔风中搓搓自己的手,呵口气暖一暖,蓦地了然道:「你想去辽东毛文龙那里,招募辽民给鲁藩」



郑海珠拍拍吴邦德的肩膀:「知己。」



……



翌日,许三去王府挂灯,郑海珠则向驿长打听清楚后,叫上吴邦德,走访兖州城的各大民营驿站,尤其是各商帮的会馆,看看这些地方如何取暖。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半天跑下来,在府城东南的泗河边,有家规模不小的驿站后头,二人看到了煤渣,还有明显的车辙。



守得片刻,出来个伙计,拿着苕帚清扫煤渣。



吴邦德上前拱拱手:「小兄弟,劳驾一问,哪里能买到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明英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空谷流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谷流韵并收藏大明英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