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王妃贺寿。」



朱以派一听「苏州织造」四个字,面上的严霜之气消散不少,只淡淡地问张耀芳:「不在王府采办的科目中吧」



张耀芳笑道:「怎会,是犬子敬献的。」



朱以派点点头,直率道:「哎,老张,令郎早些送来不就好了嘛,钟鼓楼前那些灯就可以不买了,又能省下一大笔银子。」



张耀芳连连摆手:「小殿下折煞下官了,我们山阴小地方,做出的灯彩也就只能挂在耳廊里添些喜气,怎好与钟鼓楼前的那些大灯相提并论。」



朱以派道:「哦,如此。那回头,我去瞅瞅大灯怎么扎的,今后再要灯彩,我泰兴王府来供。库里那么多御赐的绸子绢帛,我就不信扎不出漂亮的大灯。」



他顿了顿,复又对着郑海珠等人道:「你们远道而来,既是张长史的宾客,也是我鲁府的宾客,回头与长史一同来赴宴吧。」



郑海珠忙蹲个福



礼:「多谢小殿下。」



朱以派鼻子里「嗯」一声,也不再与诸人多说,拂袖而去。



长史司与工正所是两个衙门,眼下又有外人在,张耀芳自是不便多问,只与那所正拱拱手告辞。



但从朱以派提到的「蠹虫」之词,张耀芳猜也能猜到,这位和大多数宗藩纨绔不一样的小殿下,又在生气哪支宗脉问鲁府讨银子大兴土木了。



张耀芳见郑海珠面有探寻之色,遂意味深长道:「小殿下的父亲泰兴王,也是兖州士庶称颂的贤王。今岁鲁地多灾,泰兴王奏请万岁后,捐出田湖十余倾义卖,换成粮食赈济灾民。小殿下甚肖其父,忧心国朝开支。」



郑海珠浅浅抿嘴:「有鲁府这样勘为表率的宗藩,真乃我大明幸事。」



历史上的朱以派,在伯父与父亲身故后,成为大明倒数第二代鲁王。



清军攻入兖州府时,朱以派在王宫内自缢殉国。



朱以派是个在史书上连三行字都没记满的藩王,没想到真人这么有个性。



郑海珠举目,望着前方宫殿群顶上耀目的琉璃瓦。



张耀芳指着最高的一座:「那是承运殿,乃王府正殿。三日后的夜宴,便在承运殿后的存心殿前举行。」



.(3/3)

章节目录

大明英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空谷流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谷流韵并收藏大明英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