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想象中有沉奶奶撑腰的韩希盈,不负闺名,硬是凭着盈于脑海的希望感,在这只姓郑的草鸡面前,端稳了平和高贵的架子。



“阿珠姐姐讲得对,我的确是头一回来,好在这个学堂在松江有新奇的大名声,总算没给沉奶奶带错路。阿珠姐姐,听二伯和二婶婶说,我大姐的嫁妆里,有一丬缝衣铺,竟也放在这学堂里头,可好教我们瞧瞧”



郑海珠再是厌恶韩希盈,也不好在顾家长媳面前失了礼节。



见沉氏也在点头、颇有些兴致,郑海珠遂作出欣然之色,引领二人往西来到“蕉园”。



按照郑海珠的设想,“蕉园”主要教授学生刺绣、纺织、面料染色、缝纫剪裁等手艺,作为松江出口纺织及服饰用品的后备人才基地。



故而,韩老爷夫妇给韩希孟陪嫁的衣衫坊,郑海珠干脆迁到蕉园,反正主要目标是通过织造局或者通过颜思齐的渠道,接外贸订单,并不与松江本地那些裁缝铺子抢生意。



三人踏进屋时,范思哲正在宽大的柳木板桌上剪一块牙白色的棉布,女儿范破虏则与两个婆子在讨论,如何给木耳一样层层叠叠的袖子锁出漂亮利落的边缘。



又有五六个年轻女子,在另一侧的靠窗处,绣着荷包似的物件。



除了范思哲父女外,皆是韩府织纺原就雇着的人。



大家见到沉氏和自家三小姐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沉氏和气地招呼道:“你们忙你们的,趁着辰光亮堂。”



屋子中央柔软无刺的黄草框里,已经堆起不少牙白色的成衣。



沉氏捡起一件来看,诧异地问:“阿珠,这中衣好生奇怪,哪一头是上,哪一头是下”



郑海珠道:“奶奶,这是织造局刘公公吩咐试做的,要销给红夷人。”



沉氏“喔”一声,转头看到韩希盈立于窗下,便也走过去。



韩希盈柔音婉婉地问其中一个年轻姑娘:“阿珍,你们在绣什么呀”



那叫“阿珍”的姑娘抬起脸来,眼皮却有些肿,眸子里尚有残泪,竟似刚哭过。



韩希盈一愣,但很快看清了荷包上的图桉。



与此同时,阿珍的眼睛,有些怯怯地望向郑海珠。



郑海珠走过来,仍是夷然自若地告诉沉氏:“大奶奶,这也是要贩给番商的。”



沉氏道:“哦也是朝廷派的活计吗”



郑海珠应了一声。



沉氏夸道:“真了不起。怪不得希孟这铺子,根本不必开在热闹的市口,本就如朝廷的内造坊一样嘛。嗨呀,今日真该请老太太一道来瞅瞅,她从前不就在朝廷内造坊当差的。”



又笑着揶揄道:“阿珠,你可真是开我们松江风气之先。旁的大家大户,陪嫁闺女的,都是婆子丫鬟奶娘,韩二爷倒好,给大小姐陪嫁了一位女掌柜来。”



郑海珠忙报以谦辞,心里却判断如昔,总觉得顾府这位长媳,菩萨般望之可亲的眉眼间,藏着一种琢磨人的阴森。



“好了阿珠,我看你们都忙得走马灯一般,我和你三小姐回去喽。范师傅,范家阿妹,你们辛苦,大家都辛苦。翠榴,茶水银子呢”



沉氏告辞时,竟还赏了每人五分银,这相当于工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英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空谷流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谷流韵并收藏大明英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