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的驿站来。”



……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阳光康慨地撒在松江府上海县的屋宇和青石板小街上,但空气中的寒意显见得更浓了。



一个壮实的本地男人驾着骡车,停在胡记染坊前。



坊门已大开,一个少年听得骡子的铃铛声,从院内迎出来。



“阿俊,九莲庵那个杀人的尼姑,县老爷定罪了没”



壮汉一面将装满湖州生丝的竹筐从骡车上卸下来,一面满含猎奇之色地问。



叫阿俊的少年摇头道:“还没。”



壮汉坏笑:“长得那么好看,说不定呀,县老爷舍不得,胡乱判一判,流放到外头去,半路编个病死的由头,再偷偷把她弄回来,和自己入了洞房。啊呀呀,县老爷都五十几的老树皮了,能睡上青春年华的俏尼姑,啧啧,这滋味……”



阿俊眼睛一瞪:“你这个癞痢头阿二,不许这样说小师太。”



“哎哟哟,阿弟十五腰力好,寻个娇娘床里倒,阿俊,你思春了,心痛漂亮尼姑了。”



壮汉待要再继续开荤话,迎面走来个胖妇人,一张脸比蚕户家里的竹匾还大,对壮汉笑骂道:“思你大娘子了,好伐不要瞎三话四没正经了,快点进去,把头一批染好的丝,数数清爽。你好歹是朝廷在籍的匠户,办事拖延了,不怕朝廷打你板子啊。”



壮汉涎着脸道:“不怕,打完了有阿姐你心痛我。”



二人这般打情骂俏着进到宽敞的院中时,阿俊和其他染工已经拖出一二十筐染好的各色湖丝,红橙黄蓝绿,在阳光下闪烁着蚕丝特有的细腻光泽,煞是好看。



壮汉这时候倒不再油腔滑调了,而是解下背着的包袱,从里头取出缠绕色线的花本子,蹲下来,捞起色丝,仔细比对。



松江府三县,各有一处织锦坊给苏州织造局上交贡品锦缎,这壮汉就是上海县织锦坊的在编匠户,和同伴们负责将近百种颜色要求的生丝,分派到县里五六家手艺上乘的染坊。



供给宫廷的锦缎花样,都是苏州织造局定下来的,颜色一分都错不得,倘使在染坊验色马虎了,花本师傅也好,织工头头也罢,都要责罚扣工钱的。



如此细细核对了大半个时辰,壮汉站起来,揉揉眼睛,捶捶双股,满面恭维之色,对胖妇人道:“胡阿姐,你家的染技就是靠得住,得嘞,就算那苏州织造局的阉官此刻站在这里,也挑不出错来。”



他话音刚落,就听门外一阵乱哄哄驱赶路人的声响。



“胡桂花,织造提督刘公公大驾光临,带着你的伙计们跪迎!”



花白胡子的甲长急步小跑进院,呵斥道。



染坊里众人刹那惊惧后,很快纷纷扔了手里的活计,呼啦啦跪下一片。



来收丝的壮汉垂头盯着地面,心中啐自己:说阉人,就来太监,怎么从没见你唠叨钱的时候来银子呢!



提督太监刘时敏,仍是一身朴素的松江布袍,迈进院来。



这一回,他没有挂着惯有的和气笑容,而是面无表情地走到色丝筐前,背着手端详。



胡记染坊的女主人胡桂花,听到头顶上一个冷若冰霜的声音响起来:“这几筐,是袖叶、黄瑾花和大叶榕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大明英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空谷流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谷流韵并收藏大明英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