樘的用意,但还是无条件服从命令道。



朱祐樘看着领命而去的郭镛,虽然对今天这个结果已经有所预料,但还是没有料到这帮文臣这么早动用封驳权这个大杀器。



只是从文官的反应来看,他们无疑不会轻易放弃盐政这一块大蛋糕,却是不打算向自己这位新君妥协。



时至中午,京城的天空仍旧灰蒙蒙的。



户部衙门坐落在东江米巷的一条巷道中,右边是掌握百官升迁的吏部衙门,而左边则是培育储相的礼部衙门。



“传陛下口谕!户部上至尚书、下至主事,一干官员即刻前往华盖殿面圣,不得延误,钦此!”宣旨太监刘公公面对跪在院中的众官员,便传达旨意地道。



“臣等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户部尚书李敏的眉头微微蹙起,亦是率领众属官进行领旨谢恩道。



面对刘公公的催促,户部左侍郎李嗣上前给刘公公塞银两道:“刘公公,您辛苦了,还请先到里厅用茶,我们等等便随你入宫面圣!”



“好说!”刘公公掂了掂手中的银两,便进行通容地道。



户部衙门刚刚进行人员填补,原户部右侍郎李嗣升任户部左侍郎,而空出来的位置则由叶淇进行填补。



事情倒亦算是十分的凑巧,如今户部三位长官都是景泰五年的进士。



他们的老师是原首辅商輅,跟同年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徐溥关系都很好。特别叶淇,此次能够顺利升任户部右侍郎,正是徐溥在背后运作的结果。



户部三位长官正好出自同一科,这件看似巧合的事情,里面其实暗藏玄机。



文官集团不仅存在着“亲兄弟”般的关系,亦有着“师生间的传承”,万安和刘吉的老师是原首辅高谷。



正是这一条来自高谷的纽带,不仅将他们三人串连在一起,而且还牵扯到朝堂大佬徐溥身上,以致有人调侃现在的户部衙门姓徐。



叶淇跟着李敏走到一边,当即认真地推测道:“正堂大人,陛下突然召我们户部官员入宫,恐怕是要问讯封驳之事了!”



“除了封驳之事,陛下何须如此大动干戈,此次定是要对我们户部兴师问罪了!”李嗣安排一位郎中照料刘公公,走回来便说出自己的看法道。



李敏是三人中最为年长的,伸手轻捋着胡须道:“此次封驳,咱们户部占理!等会见到陛下,咱们所有人必须统一口径,同进退!”



“同进退!”李嗣和叶淇相视一眼,当即便坚定地表明立场道。



且不说他们三人是同一阵营,哪怕身处于不同阵营,面对“陛下乱政”亦有义务团结起来。



他们文官集团之所以能够在锦衣卫和太监的轧压下伫立不倒,更是将一度显耀的勋贵集团踩在脚下,正是因为他们内部足够的团结。



既然现在的陛下似乎不打算老老实实垂拱而治,那么他们自然是要团结起来,看这位新君是否拥有成化帝那样的手腕了。



李敏跟李嗣和叶淇达成统一战线,接着在户部衙门的正院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讲,然后跟随刘公公一起浩浩荡荡地前往紫禁城。



“发生什么事了?”



“看这个情况事情不小啊!”



“这有什么难猜的,户科封驳之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独治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余人并收藏独治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