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见劝不动杨彪,也不再相劝。



魏石就算来犯,要动他们弘农杨家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名望这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要真说起来,也用不小的用处。



杨彪是汉末名臣。



累任侍中、五官中郎将、卫尉等职,遍历三公。



汉献帝刘协被李催、郭汜所持时,杨彪在朝堂上尽力周旋,甚是忠心耿耿,在东迁许都之时,更是左右遮护,劳苦功高。



杨彪这样的气节、名望和德行,为天下士人所推崇。



谁敢动杨彪一下,那就是和天下人作对。



“魏石既然是陛下任命的太守,想来不会做李、郭之事,看来要寻个机会,与这位魏太守好好的接触一回,试一试其文韬武略?”



杨修年轻好胜,猛然记起魏石不只是个太守,还是一个文人,前段时间有一首《孔雀东南飞》在洛阳一时纸贵,成为士林学士传唱的名篇。



据说,皇帝刘协在听说了这件事很是震怒,出身庐江郡的宗室刘晔,还被刘协从军中召回,刘晔奉命调查此事,现在已经在前往庐江郡的路上。



刘协、曹操、魏石。



这三个人的名字,在杨修心头翻来覆去的打转,让一向聪明睿智、心思灵敏的他彻夜难眠。



父亲杨彪因被曹操所忌,不得已辞官回籍,朝堂大权渐为曹操一系把持,皇帝刘协想要亲政,但身边无人,手中无权。



这些年,朝堂上的争斗对杨修来说不是秘密。



刘协下诏任命魏石为房陵太守,然后又下私诏赐字,这里面的意味,看似无关紧要,但背后却隐藏着想要亲政的目的。



换句话说,刘协这是在拿魏石试探曹操。



要是曹操阻挡,那就是不够大气,一个荆州边远小郡的太守位置,曹操都不同意,由此可见,这位曹司空把持朝堂大权,到了何等地步。



要是曹操不阻挡,那刘协的诏令就能得到执行,这也是昭示,他皇帝还能发号施令。



这等隐藏在诏令背后的争斗,杨修看得明明白白。



自以为看清楚刘协、曹操在魏石这枚棋子上的发力,杨修心中越想越是得意,一向嘴碎把不住门的他,开始在人前人后炫耀起来。



杨家后宅。



杨母听到儿子杨修说起魏石之事,心头却是一惊一震。



“德祖,房陵魏太守虽是寒门出身,但却甚有才华,有《孔雀东南飞》此等佳作,又有陛下看重赐了表字。汝见到之后,万万不可轻慢。”



“还有,我怎么听说其妻子,虽然出身南阳韩氏,但却是个望门寡妇,这两人之间地位悬殊,实不相配,我们杨、袁两家四世三公,族中适龄女子甚多,要是能够结姻,也是一桩美谈。”



杨母和杨彪的结合,就是门阀政治婚姻。



杨母袁氏,出身是四世三公袁家之祖袁安的曾孙女,算起来是袁术、袁绍的表妹,这一层姻亲关系,杨家和袁家女眷之间往来密切。



可惜,风光只是一时,袁家现在已是即将沉没的覆舟。



袁术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三国:寒门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苏商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商隐并收藏三国:寒门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