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细则以汉字的方式贴在镇中,上面写明了成为农兵,每月就会有四十元工资的待遇。



采取汉字方式,就是苏石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逼着大家学写汉字,学汉人的规矩,如此一来,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被汉化,两代人之后,汉话为官方语言的时候,就是开始泯灭高丽文化的开始。



想要灭掉一个民族,仅仅只是打败他们是没有用的,要从文化和习俗上将他们同化,这才是真正的治根之法。



一月工资四十元,当地的百姓不认识汉字,但请教了农代表得知写明了什么之后,整个镇子里瞬间就炸开了锅。



四十元代表什么?



那就是两千斤粗粮。



两千斤呀,一月就可以赚到,这根本就是百姓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可现实中就这样发生了。



面对着如此大的诱惑力,谁又能忍得住。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要报名,想要成为那人人羡慕的农兵。



很可惜,想成为农兵不光是有一腔热血就可以,还需要满足至少三个条件。



一,德行要好,身体要棒,至少要得到本地五户以上百姓的联名推荐,而一旦日后这位农兵出现了问题,推荐的这些百姓是要受连累的。这就是逼着想成为农兵之人一定要工作积极。



二,会说汉话,至少能够用于平时的沟通。



三,会写汉字,两百字打底,要拥有能看懂简单书信能力。



第一条还好一些,越是底层的百姓,品质就越是纯朴,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可是第二条第三条就把大家给难住了。



借势之下,临时夜校出现。



就在镇中的一个院子里,每天晚上,大家收了工之后就可以来这里跟着汉人老师学写汉子,学说汉话。



二十多天前,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现在却已经开始主动学起了知识,这似乎是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变化不可能这么快,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却很轻易地改变了大家。



且因为来学习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个院子根本就装不下,索性就在镇子中央最大的广场上,来了一个露天教学。



苏石让人在这里架起了数个路灯,随后发电机通电,照得这里夜晚也如白昼一般,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远处的篝火不断燃烧,传出热能,保证大家不会被冻坏。



就在路灯与篝火的笼罩之下,全镇上下,除非老的走路都费劲,除非那些不懂事的孩童,其它人全都来了。



便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也是一脸认真的学着,以她们的体力,想要当农兵是不可能的,可她们看得出来,学会了汉话和汉字,就能更好的与镇内的苏家军家眷们沟通,这样一来,以后她们需要工人的时候,自己懂汉语,就会有更多更大的优势。看書菈



二十几天的时间,黄草镇就来了一个大变样,更多的树梁被抬入到镇中,越来越多的房屋是拔地而起。



苏石亲自当老师,教会了一些家眷怎么布线,怎么接线,很快,镇中一到晚上就变得通亮起来,俨然一个现代化初期的小型城镇就此拔地而起。



电灯有了,房屋也变多了,天气也暖和了,苏石又把目光放在了地面之上。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带着系统来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浪子边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浪子边城并收藏带着系统来大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