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这样的情况下,我赵国为什么要跟你秦国修好?



还什么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要是你打周地的主意,难道我还能不出兵?



赵括在心中有些不屑地想着,忽然间,就是一惊。



对呀,我为什么一定要出兵?自己本身把周地给魏国,就是想要让魏国给自己挡住秦国的啊!



若是秦国进攻周地之时,自己不出



兵周地抗秦,反而率卒北上灭燕?



即便秦国得之周王畿之地,赵国也能拿下燕国之地。



秦国得到的不过是一块四战之地,而赵国可是扫平了自己的大后方,彻底地根除了被拖后腿的可能啊。



两相比较下来,赵国是绝对能够接受的。



或许,这才是秦国所谓的「互不干涉」的全部意思——各自攻伐所需。



好像有点儿意思啊!



当然,赵括很清楚,这「互不干涉」之中,也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两国国力、军力相当,都无法进行两面作战;二则是两国所求相当,互相都有信心在对方结束战斗之前,拿下自己所需。



国力、军力自不必多说,若是赵秦任何一方能有碾压的态势,也就根本不会有此议题,落后的一方早就去找盟友合纵连横去了。



这所求相当,却需要两国的默契,甚至跟时间还有关系。



比如这周王畿之地,若是明年或是后年秦国就派兵进攻,在没有赵国阻扰的情况下,魏国根本挡不住秦军,恐怕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



可要是等上个两三年,魏国的国力渐渐恢复,秦国想要拿下周王畿之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同样的,赵括心心念念的燕国在今年的雪灾之后,势必人心惶惶,待明年,燕国青黄不接之时而攻之,或有奇效也。



当然,从秦王的角度来看,赵国虽然或许能够血赚,但秦国也绝对不亏,这俨然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若是灭燕可行,推而广之,灭韩、灭齐、灭魏,皆如此效仿之,接着两国再共分楚国这一大块的蛋糕,最后再进行决战。



似乎秦王所想,正是自己所想啊!甚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延后决战,显然不仅赵括对自己的推行的新政有信心,秦国也是对自己已经施行百年的变法充满着信心,毕竟,他们已经用这套办法称霸了太久的时间了。



越想,赵括越是觉得秦王的想法可行。



不过,表面上赵括却是颇为为难的样子看向了秦使,他必须尽可能地把秦王的底线以及下一步的打算给套出来。



随即,赵括摇着头,对秦使说道:「秦王之虑我已知之,然我与魏、楚皆有盟约,不可轻毁也。」



秦使笑道:「赵有信义于魏、楚,下臣欣而感佩之也。然,魏、楚岂有侍赵之心乎?」



「若有之,今日周地之上,为何却是魏国、楚国之旗帜?」秦使也看向了赵国,颇有些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道:「若有之,今日赵国蒙难于大雪,魏、楚之援何在?其他或许没有,粮秣之事,两国总还是有的吧。」



「楚国粮草已在运途。」赵括淡淡地开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从长平之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随云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随云逸并收藏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