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使者虽然每日必往魏王宫中与信陵君府邸数次,表现出了他应有的焦急的状况,却始终坚守着底线。自然,他也根本无惧继续拖下去。
就在与魏国的谈判陷入了僵局之时,赵国另一员使者却是已经抵达了楚国如今的国都——陈都。
之所以名曰「陈都」,原因只是因为它曾经就是周朝八百诸侯中「陈」国的故都。
陈为楚灭,楚为秦欺,昔日陈国的国都成了如今楚国的国都,往昔称霸南朝的楚国,如今却是只能仰人鼻息而苟活,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当然,这些跟前来求援的赵国使者却是没有任何的关系。
依旧是高规格的接待,依旧是隆重的宴席,不过与魏国所不同的是,楚国可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酒才刚刚过了三巡,楚王便已出言询问了赵使的来意。
赵国使臣当即将来意禀明,楚王闻言也是一惊,没办法,楚国还需要赵国继续吸引秦国的注意力,自然,赵国的
倒下,对楚国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没有二话,当即便向赴宴的众多世家大族们伸出了手。
因为楚国特殊的政治体制,更类似与分封的制度,拿到现代,更像是股份制的合作公司。
王族就是这个公司最大的股东,而其他大大小小的家族,则是各个层级的小股东。如今到了公司重大决策的时候,自然也需要诸多的家族一起面对。
不舍是肯定的,但赵国刚刚给了楚国那么大一块利益,说什么不能让赵国使者空手而归啊。毕竟来年,楚国还需要依靠在赵国身边共抗暴秦。
当即在「轮值CEO兼董事」,楚国国相昭姓一族的带领下,各路大神也纷纷开始慷慨解囊,表示愿意为赵国提供粮食。
唯一的问题是,这诸多的家族,想要收集齐整,显然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
楚王倒也没有玩什么弯弯绕,当即表示,以十万担为基准,一旦凑足了这个数量,便向赵国运送而去。
对于如此慷慨且直爽的楚王,赵国使者那还有啥说的,当即便是饮甚。
几乎没有耗费什么口舌,也没有耽搁什么时间,赵使的楚国之行便宣告成功。
可惜的是,楚王虽有心交好赵国,粮食却不能像信鸽一般直飞赵国。
不过,这显然也早在赵括的意料之中,几乎就在出使楚国的使者与楚王饮甚之时,出使齐国的使者也已经到了临淄。
与之前的两国使者所不同的是,齐王既没有安排重臣前去迎接,也更没有安排什么隆重的宴席。
看齐王对自己的态度,赵使就知道此行必然不易。
不过,面对这样冷淡的态度,赵括倒也早有第二手准备——钱帛!
是的,钱帛,大量的钱帛。这钱帛却不是贿赂齐王和齐国大臣用的。
赵使在安顿下来之后,随即就做了两件事情,一是递上国书请求觐见齐王,二则是将几乎所有的人手撒了出去——买粮食!
是的,赵括的后手,便是买粮!
都说洛城为天下之中,曾是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就是曾经隶属于宋国的陶邑能与之媲美,而在这两者之下,最为繁华的地区,却既不是秦国的咸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