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副使撩开门帘,又将怀中的金疮药紧了紧,不由得想道:「赵括啊赵括,今天咱要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做:来了就是大秦人!」



只是,一下马车,秦国的副使就知道——糟了。



他的速度很快,其他国家的速度却也不慢啊!



几乎就在副使下马车的同时,远处便又有马车驶来,驻足一看,不是魏国使者的马车更是何人?被赵括坑得最惨的两个国家,却是最先找上了赵括的门。



当然,这也能理解。魏国虽然吃了大亏,也正是因为如此,魏国也才知道长平战场的凶险,以及赵括将军的能力。



同为三晋之一,在魏人的眼中,魏军的战力或许比之赵军要略逊一筹,但也绝不存在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可偏偏自家的十余万大军,被秦国的残部给打成了废物,而秦军的残部,却又被赵括所率领的赵军给包了饺子。



两下一比较,在魏人的眼中,赵括之能恐怕比之十万秦军还要大!如此着急忙慌地找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秦国副使见此情况却顿觉不妙,无他,若他是赵括,在秦与魏国之间,恐怕会选择魏国的几率还更大一些。



很简单的道理,魏国本身就是赵国的同盟,上党一战,还是被赵括和赵国坑了的那个,但毕竟两国没有撕破脸,而魏王也没有在明面上因为这个事情怨怼或者敲诈过赵国,因此两国仍旧处于睦邻友好的关系之中。



大败之后的魏国,几乎没有能力再与赵国分庭抗礼,即便赵括前往,也不过堪堪自保而已,甚至还要甘附赵国的尾骥,这也就导致若是赵括愿意前往魏国,赵王根本不用考虑会被反攻倒算的问题,也因此,大概率不会阻止,甚至还乐得赵括从此消失。两国还算是「友好」的关系,也令赵括的离开谈判存在可能。



仅仅这一点,或许还有解决的办法,至不济秦国还能派出锐士,协助赵括离开邯郸。可从赵括的角度来看,去魏国,也远比去秦国来得好,不说乡土之类的,至少心理的负担要小上很多——被坑和被杀,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而一旦赵括去了魏国,恐怕还不如将赵括留在赵国呢!毕竟经过长平一战,又有了廷杖的插曲,赵王会不会再用赵括,赵括还愿不愿意为赵王效力,都是未知之数。



可若是赵括去了魏国,魏王花了大价钱将赵括挖去,势必要让赵括挣回来,付之重权那自不必说。而魏国周边可以挣地盘的,赵国自然不可能,韩之国又太小,楚国又多蛮荒,食之无味,左看右看怎么看都是秦国最为合适,甚至连借口都不用想——复之故都的名号,到哪里都是师出有名的。



我秦国能挡住赵括的锋芒吗?秦国副使有些不敢确定,但他所能明确的是:只要拿下赵括,一切都不是问题。怎么拿下?无非动之以利,晓之以义罢了!一个计划已经在秦国副使的脑海中慢慢酝酿了开来。



正在秦国副使踌躇满志之际,魏国使者的马车也赶到了赵府门前,而两国使者也很快在赵府门前碰面了。



秦国副使看着两手空空的魏国使者,心中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心想到:「就这?还想跟我大秦抢人?亲啊,我们是来抢人的啊!有两手空空就上门抢人的吗?就用嘴皮子抢吗?一点诚意都没有,怪不得魏国人才都往咱大秦跑!」



秦国副使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真的需要如此大费周折,就因为眼前之人?就凭他,也配?但很快,这个疑虑酒杯副使无情压下,眼前的魏国使者配不配不重要,门内的赵括将军值得这个价才是关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从长平之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随云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随云逸并收藏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