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逃兵出现,即便没有多少人,却也足以致命。



因为一旦逃兵被赵军捕获,赵军立即就能清楚地得知秦军内部的情况,以赵括和廉颇之能,恐怕很快就能推断出最佳的出击时间。



好在,武安君日夜不停的巡视,以及淡定从容的步伐,还是给了秦军将士们莫大的勇气与信心的,即便在每日只有一顿饭的日子里,秦军依旧相信着他们的武安



君能够带领他们走出绝境。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武安君如今也是黔驴技穷,甚至仅仅是凭借之前的威名,才令赵军束手束脚。甚至若是此时赵军攻来,即便是白起也难以抵挡,能撑个四五日已经是极限了。



头一次的战斗力,白起居然要靠别人来施以援手。不得不说,这令白起很是憋屈。但即便再憋屈,白起也不会表露出丝毫。



无他,十数万的秦军正看着他!



他,就是这十几万秦军的旗帜,绝不能倒下的旗帜。



因此,即便白起每日只有一餐,也要不断地在营中逡巡,让秦军的将士们看到自己,看到自己,就是希望!



好在,真正的希望已经距离白起不远了!



虽然上党战场上的形势,对于秦军而言正在一步步的恶化,但在那看不清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之上,形势却渐渐倒向了秦国一方。



战争,从来就是政治的延续。



显然身为二十一世纪青年的赵括,并没有将这句话读透,反倒是这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虽然没能总结出这样的话语,却在用他们的行动无声诠释着它的真谛。



秦国的使者们,正发挥着令人难以想象的作用。不仅在邯郸,也在魏国大梁。在秦使的撺掇下,魏王的心态也渐渐地倒向了秦国一方。



当然了,如今的魏国战兵已经大损,便是心里对赵国有些龃龉,也断然不敢、也不会在赵国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跟赵国撕破脸。



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咽,这是魏国如今唯一的选择。当然,该表明的态度还是要稍稍表明的,否则魏国就真成了赵国的附庸了。



因此,派出使者,往邯郸找赵王一叙,也是应有之意。



而仅仅是这样,秦国的使者便已经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没有得到赵国的说法与补偿前,魏国再不会增援赵国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当务之急,还是上党的战役。



清晨里,赵军十数万大军终于混编完毕,低沉的号角悄悄吹响,一队队的赵军踏着鼓点,并成整齐的队列,开始在壁垒之中集结了起来。



中军帐中,重伤在身的赵括却是穿起了沉重的铠甲,腰间一柄长刀,头戴一顶银盔,一双虎目静静地扫过眼前的一个个激动的面孔。



破秦就在今日。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showpop('/?id=19712&cid=19247611&ajax_request=1');"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a>(2/2)

章节目录

从长平之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随云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随云逸并收藏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