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括的话语并未就此结束。



「至于分粮之举,其目的甚至不在于藏粮于民,使秦无可夺。而在于收拢民心。」赵括继续说道:「三年鏖战,秦赵两国自然皆是痛苦不堪,然而最为痛苦者莫过于上党当地之民众。秦法严苛,数十万大军人吃马



嚼,上党早已不堪重负。如今上党郡即将落入我赵军之手,正是趁此收拢民心的大好机会。」



「只要一点点的粮食,让他们能够安然渡冬,届时民心归附,他日秦人还想如前次那般轻易进出上党,殊无可能矣!」赵括最后总结道:「在日后的长久拉锯战中,民心规附者,才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此所谓以敌之粮养我军之锐气。」赵括最后总结道:「为此二者,冒以些许的风险,两位老将军,以为值得否!」



「当然值得!」田单当即点头深以为然地附和道:「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秦军越是横征暴敛,就越能显得我军放粮之可贵,甚至从上党流传出去,其余各地的民众也会因此悄然来我上党。」



若论知晓发动群众的重要性,显然田单是战国之中为数不多的知晓者与亲历者。,若无即墨城男女老少的鼎力相助,仅仅靠着手中不过万余的士卒,田单根本不可能防住五国的攻势,更不可能一举而收复失地七十二城。



一旁的廉颇也微微点头,虽然他没有田单那般感受过民众的力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的赵国是真的缺人啊!



上党之战即便是最终胜利了,赵国也已经损失了太多的青壮、大多的国力,若是上党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民众,那么赵国的窘境将会得到最快的解决,反之,若是因为缺粮而导致上党的民众闹事,恐怕如今的赵国即便不崩溃也得脱层皮。



相对于一个安宁的舔舐伤口的环境而言,些许的冒险根本算不得什么。



终于,在赵括步步为营的劝说之下,廉颇与田单也总算是被说服,三人达成一致之下,赵军下一步的行动方略终于敲定。



接下来就是三路大军的调动了——数万大军悄然而快速地调动,显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身为上将军的赵括本该亲自调配的,可因为赵括身受重伤的关系,不论是军医,还是廉颇得将领都不愿意赵括继续操劳。随即廉颇与田单便将此事一一接了过来。



以廉颇与田单加将军的老辣,这样规模的军队调动虽然复杂,但对于两位当时名将而言,却显得有些简单了。



只是,世上的事情往往并不会如此的轻易。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showpop('/?id=19712&cid=19247595&ajax_request=1');"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a>(2/2)

章节目录

从长平之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随云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随云逸并收藏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