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我听说,奥斯曼当年袭击城市的时候,亚历山大的家族就第一个逃跑,幸亏大家警觉,发现了他们,没让他们卷走钱财跑掉。”一个花白头发的人说道:“这种人,怎么可能是好东西!”



众人纷纷应和,表示赞同。



“所以说,我们想要生存下去,就不能对敌人有一丝一毫的幻想。”郭康提醒他们:“得让更多人团结起来。否则,敌人不会放过我们中间,任何一个人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没有古人那种余裕了——他们可以挑,可以看哪个地方的人更适合自己的军制,在现有条件下做得更好,然后把这里当做精兵就可以了。但我们没有这么深厚的底蕴,没有这么宽松的选择权。我们只能改变自己,不断寻找最合适的方法,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坚定的战斗意愿,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所以,这些事情,我也不怕给伱们说。这不是为了哄人去当炮灰,而是对我们每个人都有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可以糊涂一下,将就着过去。但生死攸关的大事,又怎么能糊弄呢?你糊弄人家去打仗,人家战场上也会糊弄你啊。”



“我希望你们能记住这个道理。今后不管是成为军官,去教育新来的士兵;还是解甲归田,回到家乡和其他人交流,都别忘了把这个道理告诉大家。我相信,如果大家都能想明白,那就根本没有蛮族能威胁我们了。”



这番话让大家很是振奋,不过还有人表示怀疑。刚才替郭康拿旗子的助祭,就问道:“您刚才也说了,城里人需要的东西,差别太大。我们真能做到让所有人团结一心么?”



“当然不可能。”郭康回答:“古人说,有道义的人能得到更多的帮助,没有道义的人就少有人帮助。现实里,没有道义的人,并不是大多数,但总体数量却不见得少。这种人,又怎么可能和我们站在一边?”



“我们虽然都把他们叫‘市民’,但市民和市民是完全不同的。”郭康用汉语和希腊语各自念了一遍,给众人讲了起来:“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市民,已经不是古典时代的公民了。”



“在古典时代,无论是哪个文明,城市中最重要的都是农业和手工业的从业者。不管是塞里斯的国人阶层,还是罗马的公民,都要去城外种田,连一些小国的国君,都得天天出城,亲自参与生产管理。城市本身,只是一个防御性质的聚落。”



“你再看他们那帮人。”他指了指被人推过来的亚历山大等人:“这些人,他们自己种地么?自己做工么?”



“他全家就没有一个自己干活的。”有人接话道:“他家就是靠转卖东西维持的。”



“对啊,他甚至不去参与农庄和作坊的管理。”郭康摊摊手:“所以我才说,这种人其实不是传统的城市公民。我们需要另一个概念,来描述他们。”



“我跟法国人比较熟,听他们讲过那边的历史。”他介绍道:“一千年前,帝国西部被蛮族渗透,逐渐崩溃,很多罗马城市也被废弃。但后来,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渐渐形成了固定的市场。”



“在蛮族地界,治安一直非常混乱,所以这些市场往往依托于现有的堡垒,以此获得庇护。法兰克人把堡垒叫做‘burg’,这种堡垒市场就被称为‘bourg’,而在市场做生意的商人,就叫‘borgeis’。这就是最早的商业城市,以及里面的居民。”



“你看,这些人就和我们罗马的公民截然不同。不管是职业、定位还是和朝廷的关系,都不一样。”郭康摇摇头:“现在的法语里,依然沿用这个古法语词,把这种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正统大汗阿里不鸽并收藏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