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之战,实非吴国公之过,我大梁欲夺西蜀,以期可以两路并进北伐中原,实为良策,抽调五成靖北军去了嘉林关,造成望北城兵力不足,才让独孤文钦用计夺回了望北城,如今攻守易势,短期内天命已经不在大梁了。”



拓跋宏不解:“谢相,本王这一路过来所看梁国国立鼎盛,百姓安居,论国力依然胜过我北朝。”



谢勋点头:“国力不等于战力,梁国占据江北三十多年,都无力北伐,原因就在于缺乏战马,魏国如果游斗、诱敌深入,袭扰粮道,北伐很难持久,三十多年前北伐失败就是这个原因,不过魏国未来有很大的危机。”



拓跋宏连忙问道:“望谢相赐教。”



谢勋指向拓跋宏:“关键在殿下身上,今日希望殿下跟我说心里话。”



拓跋宏指向自己:“在本王身上?”



谢勋点头道“如果魏国继位之君,不是你拓跋宏,而不出二十年,攻守之势将再度改变;因为北地战力虽强,然民生疲弱,人力不足,此国运不可长久。而南国地产丰富、人口众多,国力鼎盛,二十年休养生息,必定可兴兵再谋北伐,此为国运国势,其二,北地大力兴佛、举国之力供养僧侣、磨灭北朝君臣之战意、损坏国力,长此以往,国必弱,这是北朝最大的危机,你父兄皆崇佛,若齐王继位,一旦两代帝王相继,大势就不可挽回,魏恐难再有三十年之国运。届时漠北、大梁齐攻魏国,魏国何以应对?亡国之祸,只在旦夕。”



拓跋宏听闻心中震动,遂起身,以弟子之礼叩谢:“先生,可否教我,今天先生所言皆为洞悉天下之言,先生有言动天下的惊天之才,小子不说假话,我确有天下之志,先生既然对我说了这番话,必有言可教我,我愿奉先生为师,求一安定北国之策。”



谢勋扶起拓跋宏:“天道惶惶,皇道不可测,刚才你中盘未定之时,就强力南下,我已知道你的心,我今日说的这些话,也是不可测天道,所以倘若日后你真的南下了,我希望你可少造杀孽,保江南繁华,百姓安居,如果你起誓,我今天就赠你几策,至于天命是否在你,天来定。



拓跋宏跪地立誓,谢勋说道:“他日你若进了建都,就是老夫自缢殉国之时,请善待我谢氏族裔,他们必不会责怪于你,依然会立于朝堂,为百姓请命、为天下谋福祉。”



拓跋宏抬头看老人鸿声之言,心中巨振,此人心怀之大,谋略深远,平生未见。



谢勋缓缓而谈:“魏国太子薨逝之后,你父皇属意谁为太子,其实你心中应该也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必是你二哥齐王,齐王自幼拜北地大儒王泉为师,少有文名,早就尽收北朝汉人文脉;



齐王对你父皇母后极尽恭孝,待臣子礼贤下士,朝野无不赞颂;



齐王崇佛理佛,与国师智信法师为忘年好友,和你其他几位王弟不同,他们要么结党、要么豢养死士,要么圈地豪夺,而齐王从无此等举动,如果不是因为他不是长子,太子之位怕早就是他的了。



今天你父皇解除了江北之危,国家局势稳定,选的继任者必须是一个以仁孝治理国家的人,虽说齐王早有王妃,且生下了世子,但是你父皇恐会让他休妻以娶永慧公主,为他扫清太子之位的障碍,并且获得我朝的助力,此时你争是争不过的。



我给你三策,一为自请解兵卸甲,除你父皇以及朝野对你的猜忌、二为请入天龙寺,拜国师智信为师,除杀孽、陪你母妃理佛,尽人子之孝,消你父皇的之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星汉西流夜未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悟空大师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悟空大师兄并收藏星汉西流夜未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