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小院,但小少年还是好面子,跟这么多同龄人在一起,很快调节好了自己,毕竟结伴而来,他就算没有了后面的机会,也不好提前走。



同窗还要再考,他苦着一张脸也不好啊。



该吃吃该喝喝,第二场考试很快来临,这次考的是辞章写作,通俗点来说就是作诗、写文章。这委实不能算陈延的强项,特别是作诗。



也许是因为前世背过太多传世经典,这辈子从学作诗起,陈延的诗也会带上一些大佬诗句的元素,可惜诗气跟上了,文采有点落于下风,总之,不是差诗,也算不算好诗。



在写诗上,



喜欢做打油诗的大哥陈安比自己的表现更好一些。



所以本场,陈延但求无错,只要能过就行,等到考时策,自己就能扳回一局了。



写花中君子,题目宽泛不刁难人,陈延想,提学大人真的是个好人。



把自己之前作过的一首梅花诗稍改动了一些之后,陈延把他誊写在了卷子上,至于散文,写的则是江南之美,也属常见题,在江南府考科举写江南,夸就是了!



卷子写完,陈延检查了一遍,确定无甚可改之后,拉了号房前的考铃,很快便有衙役来收走了他的卷子。



他想,二场自己就算能入甲等,也该是甲等的最后一名吧。



陈延对于自己的预测还是极准的,果不其然,二场陈延便从第一滑到了第十之列,不过他自己并不在意。



只要都能过就好了!



就当陈延以为此次府试要这样平平淡淡过去的时候,第三次考试,姜大人给大家上了一盘新菜。



按吕夫子所教,以往府试第三场的时策,考虑到童生不过刚入科举之门,问题都比较简单,通常是取一个广泛的概念,让举子自己围绕概念做策。



例如,一县粮食紧缺,该如何充盈粮仓?



亦或是辨析一道题目。



但这次,在一些常规的时策后,姜大人直接出了一道很具体的题,某县岁贡将交,然突发洪灾,道路不通,县令未向上通报,直接开了粮仓,以岁贡赈灾,问:此县令何判?



竟然是让举子来判案,陈延来了兴趣,微微坐直了身子,拿出了稿纸。



府试作为姜大人一手主持的考试,他在这里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答得题目也要附和他的胃口才行。



前些年他去川安行走,看中了自己幼时的文章,后来川安县又有了他爱务实之风的传言,姜大人青睐哪种风格,已经昭然若揭了。



这个县令有错吗?他定然错了,一不该随意开粮仓,二则是跟这个时代的一些特色有关……



虽然水灾为天灾,但是不管什么灾,但凡在某个官的属地发生,没能处理的极好,官员吃挂落是一定的。



所以直接罚?这当然不行。若因此直接处罚县令,他日再遇此事,绝不会有人站在百姓跟前,岂非漠视百姓,所以,要罚,但要罚得分明!



他脑子里闪过了许许多多的想法,但随着天黑,陈延很快收起了笔。



因为时策要考两天,所以这是陈延第一次在号房里过夜,他小心把试卷放好,用考篮里的油纸把它捋平压好,放在了一边。



这个时候衙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冬日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冬日迟并收藏农门科举奋斗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