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7 逐鹿天下12 精神损失费。
多三、四个月,也就五、六千克,小皇帝只是很紧张,他在现实中很少跟动物如此近距离接触,理由很简单,不安全。
这还真问住吕昭了,她紧急打开系统内置的图书馆,检索了一下《说文解字》中对貘的解释,发现是“似熊而黃黑色,出蜀中”。
那就是大熊猫没错了!她点点头,肯定道:“对。”
“可它是白色的。”小皇帝把大熊猫举高一点点,跟那双隐藏在黑眼圈中的晶亮小眼睛平视。
“在野外摸爬滚打,难免会脏兮兮,”吕昭解释道,“白毛脏了就黄了呗。”
小皇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确认吕昭已经离开自己的梦境后,小皇帝脸上轻松的笑容忽然消失了,就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握着橡皮擦擦了过去。
他坐回悬崖边,把大熊猫放在腿上,轻轻抚摸着它毛茸茸的后背,眺望着皇城的眼神空寂而悠远。
或许跟顶级老狐狸们比,吕昭不够敏锐和聪明,但她对人的情绪变化感知敏感,这里又是小皇帝的梦境,他的心绪稍微起伏一下,可能都会反映到周围的环境上,为了不让吕昭发现一丝一毫的端倪,他压抑得实在是太辛苦了。
由于王允的戒备和持续关注,吕昭离开长安后,小皇帝还是能陆陆续续收到与她有关的消息。
听说她消灭了肆虐的瘟疫;
听说她收拢流民,组织他们开垦田地,种植生产;
听说她改良了造纸术,提供了雕版印刷术,推广了纸质书籍;
听说她镇压了本地豪族与袁术勾结叛乱,将袁术驱赶至扬州;
听说她培植了一种从西域传来的名为“棉花”的植物,填充在衣服夹层里,天冷时保暖效果显著;
听说她的治下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人都能吃饱饭,百姓们不需要服过度的徭役,税也交得很合理;
听说……不,这个不是听说,是他亲眼所见,见她引人入梦,以仙法为媒介,给了普通小孩子们想都不敢想的读书机会;
……
这些本来都是属于朕的责任,他想,朕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却什么都没做到。
诚然朕处境艰难,所能调动的力量有限,甚至还比不过那些手握兵权的州牧太守。
……但朕是皇帝。
汉室衰弱,天下动荡,皇帝的名号越来越不值钱,人人都在僭越,都在试探着朝那最尊贵的位置伸出手,往前够一够,再够一够。
又有多少人在攫取权力的同时,也承担起了相应的义务呢?
所以小皇帝并不觉得吕昭过分,至少她有在认真做事,比那些光顾着夺权,却懒得管民众死活的人要好太多了。
可正是因为这样,王允才会一直更忌惮吕昭。
如果吕昭继续走她的路,继续聚拢民心,终有一日她能成长到跟衰弱的汉廷打擂台的地步。
而其他诸侯即使抢占了再多的地盘,得到了再多的权力,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也未必能超过已经延续了将近四百年的炎汉。
——历史证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直到西晋时还有匈奴人打着“汉”的旗号起兵造反,那时距离汉朝灭亡
这还真问住吕昭了,她紧急打开系统内置的图书馆,检索了一下《说文解字》中对貘的解释,发现是“似熊而黃黑色,出蜀中”。
那就是大熊猫没错了!她点点头,肯定道:“对。”
“可它是白色的。”小皇帝把大熊猫举高一点点,跟那双隐藏在黑眼圈中的晶亮小眼睛平视。
“在野外摸爬滚打,难免会脏兮兮,”吕昭解释道,“白毛脏了就黄了呗。”
小皇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确认吕昭已经离开自己的梦境后,小皇帝脸上轻松的笑容忽然消失了,就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握着橡皮擦擦了过去。
他坐回悬崖边,把大熊猫放在腿上,轻轻抚摸着它毛茸茸的后背,眺望着皇城的眼神空寂而悠远。
或许跟顶级老狐狸们比,吕昭不够敏锐和聪明,但她对人的情绪变化感知敏感,这里又是小皇帝的梦境,他的心绪稍微起伏一下,可能都会反映到周围的环境上,为了不让吕昭发现一丝一毫的端倪,他压抑得实在是太辛苦了。
由于王允的戒备和持续关注,吕昭离开长安后,小皇帝还是能陆陆续续收到与她有关的消息。
听说她消灭了肆虐的瘟疫;
听说她收拢流民,组织他们开垦田地,种植生产;
听说她改良了造纸术,提供了雕版印刷术,推广了纸质书籍;
听说她镇压了本地豪族与袁术勾结叛乱,将袁术驱赶至扬州;
听说她培植了一种从西域传来的名为“棉花”的植物,填充在衣服夹层里,天冷时保暖效果显著;
听说她的治下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人都能吃饱饭,百姓们不需要服过度的徭役,税也交得很合理;
听说……不,这个不是听说,是他亲眼所见,见她引人入梦,以仙法为媒介,给了普通小孩子们想都不敢想的读书机会;
……
这些本来都是属于朕的责任,他想,朕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却什么都没做到。
诚然朕处境艰难,所能调动的力量有限,甚至还比不过那些手握兵权的州牧太守。
……但朕是皇帝。
汉室衰弱,天下动荡,皇帝的名号越来越不值钱,人人都在僭越,都在试探着朝那最尊贵的位置伸出手,往前够一够,再够一够。
又有多少人在攫取权力的同时,也承担起了相应的义务呢?
所以小皇帝并不觉得吕昭过分,至少她有在认真做事,比那些光顾着夺权,却懒得管民众死活的人要好太多了。
可正是因为这样,王允才会一直更忌惮吕昭。
如果吕昭继续走她的路,继续聚拢民心,终有一日她能成长到跟衰弱的汉廷打擂台的地步。
而其他诸侯即使抢占了再多的地盘,得到了再多的权力,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也未必能超过已经延续了将近四百年的炎汉。
——历史证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直到西晋时还有匈奴人打着“汉”的旗号起兵造反,那时距离汉朝灭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