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们系上黄|色头巾,跟随大贤良师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悍然无畏地发动起|义,揭开了东汉王朝覆灭的序幕。



历史无数次证明,被压迫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们是会站起来反抗的。



他们反抗秦的暴|政,反抗汉的腐朽,同样也会反抗士族的榨取。



是选择光耀门楣,维护整个阶层的利益,延续旧日的荣光,还是选择彻底扫清汉廷累积四百年的冗余,从头建立一套更符合时代、能造福天下苍生的新制度?



诸葛亮以为自己会犹豫,但提问题的那一刻,他的心已经给出了答案。



十二岁的诸葛亮和十七岁的吕昭在梦中默契地达成一致,他们想要做的事,想要完成的目标,也遥远飘渺如梦一般。



可谁能断言梦一定没有实现的一天呢?



*



诸葛亮端坐在讲席前,腰背挺得板板正正,甚至过于僵硬了,“我……我真的可以吗?”



荀爽开坛讲学,教化民众,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皆可来听课。



诸葛亮跟随荀爽做学问,自然会受到老师的耳濡目染,效仿老师的一言一行。



况且当今学子,哪一位研习的不是儒家经典、孔子之道?既然接受了圣人的传承,就当以古代先贤的言行准则来要求自己,继承其有教无类的观点,以泽被苍生为己任。



这个口号喊出来,哪怕士族们心里再不情愿,也不敢公开反对,谁反对谁就是数典忘祖,再无颜面立足于世上。



因此诸葛亮对于教小孩读书这件事本身并无疑虑,他只是担忧自己的学识和德行都不够,贸然授课会误人子弟。



只有像蔡公、荀公那样的大儒才有资格成为别人的老师,我不过一总角稚子,有幸得名师指点,从经文中得到了一些粗浅的见解,何德何能但此重任?



吕昭看出了诸葛亮的紧张,她坐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稚嫩的肩膀,安慰道:“在读书做学问方面,你的水平远远胜过我。”



这是真心诚意的大实话,吕昭的确不擅长做学问,哪怕一百个她捆在一起,也不敢说自己的文学造诣能比肩诸葛亮。



那可是诸葛亮啊!一连串闪亮亮的头衔里有一个就是文学家!他写的《出师表》在后世的中学课本里要求全篇背诵的!



话说这个版本的亮亮是不是已经不具备写出《出师表》的历史背景了?日后人们岂不是失去了一篇永远流传的经典……



蔡琰身上也有同样的问题,《胡笳十八拍》没有了呀!



吕昭的思维发散得有点远,所幸诸葛亮的问题及时把她的注意力拽了回来。



尽管还处在自我怀疑中,诸葛亮仍然准确地抓住了重点,一阵见血地说:“所以您没有读完五经。”



吕昭狡黠地眨眨眼睛,“读完了,我观其大略,都能背诵。”



只是不太明白其中有些内容的含义而已,但这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多少人穷尽一生研究一本典籍,才能有所收获呢。



听到自己曾经的建议被吕昭用作回答,诸葛亮有种被噎住的感觉。但经过打岔,他紧张的情绪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吕昭继续开导:“如果你能把你学的东西教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穿成吕布女儿的我太难了[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鲤乘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鲤乘月并收藏穿成吕布女儿的我太难了[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