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道而来的钢球,或者被月球自治领称为缸筒,在接近月球轨道之时便被月球引力捕捉,



经过精密计算的缸筒们的行进速度和轨道姿态都是提前设计好的,



被月球引力捕捉之后,所有的近月缸筒都顺势进入了着陆状态,



在“觉察”到引力变化之后,



每个几乎正圆形的缸筒正面都喷出一道道细密且大量的气体用以缓冲和减速,



第三基地在瞬间开启了定向的引力牵引,



三台体型比“泰岳”还要大上三分的机甲腾空而起,昂首肃立,



基于月球引力设计制造的“泰岳”升级版,被月球自治领定型为“月重”,



比泰岳多两条机械臂,总计四条机械臂的月重,配备专用的无线供能系统,



以及月球基地独立设计的外置推进器,就近取材,用最便宜且清洁的氢能升空,



极端情况下的作业时间可达三个小时!



这比木星基地压缩站能够一次性供给月球基地的最大接收时间还要多半个小时!



这个机甲的设计其实是有点浪费的,因为根据数学家根据期望和概率来进行计算,



哪怕是极限作业时间和所有缸筒抵达并接收的时间相等,都是极大的浪费!



这样一味的增加作业时间,一味的以量取代质,这就是懒政,这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专家的意见振聋发聩,有理有据。



可惜了,审批“月重”超重型机甲的人,



正好是联邦机甲审核小组的组员,



薛宁。



“只有绝对的安全才是真正的有必要,至于浪费钱,呸!”这就是薛宁的回答。



这实在是有点捅了马蜂窝了,



如此不从善如流,



如此不听专业意见,



如此刚愎自用,盲目自大!



自此以后,薛宁之名,在学术界和研究界等同于“狗屎”,被专家们集体当成了一个科学白痴,



被彻底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我知道那些专家是怎么计算的,我也不是不相信科学和数据,



但是我知道一点,那就是一旦有失,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人不是机器,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严格的按照最佳方法进行操作。



联邦的能源安全不得有失,



月球的基地安全不得有失,



我们的人才安全不得有失,



相对来说,区区成本,又算得了什么?



难道你们觉得,钱比人更重要吗?”



薛宁用这么一套说辞,才勉强说服了小组其他成员。



事实证明,自从月重投入运行,就一次都没有真正的全力使用过。



于是,每年的年终报告和总结上,只要提及能源安全,薛宁都会被人拿出来阴阳怪气的贬损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苍穹之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咖啡煮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咖啡煮粥并收藏苍穹之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