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一线奋斗多年的外科医生,曹阳和乔园春遇到赵原这样的人才,心中难免会引起招揽的想法。



不过,他俩知道,也就只能想想。



天华可不是什么三流医院。



赵原刚刚冒尖,就被嗅觉灵敏地“老狐狸”常洪波,用两千万巨额违约金锁定了!



很多人认为大医院不重视对医生的培养。



那是错误地!



医院会对优秀人才投入更多的资源倾斜。



至于那些觉得被冷落地医生,或许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没有达到标准。



不管是内科还是外科,中医还是西医,好医生不是被培养出来的。



从医学院出来的医生,由流水线制造出来,仅懂皮毛。



到了医院,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能否脱颖而出,要看个人的努力以及天赋。



努力很重要,但天赋更重要。



即使一些负责的指导医生在带住院医时,也只会定期给题目,到期检查作业,根据问题指点几句。



其余全靠医生自己去悟。



低年资住院医中偶尔也会涌现出凤毛麟角的英才,但概率非常低。



每个行业都是如此,技术行业尤为明显。



另外,医生在医疗体系中永远只是个体。



需要服从集体的安排。



为什么很少有医生敢站出来自己创业开医院。



因为医疗这一行,不是一个人能扛得起来的。



全类目医生很难得。



复合型人才更难得。



你会做手术,不一定会搞理论!



你会搞理论,不一定会搞研发!



然而就出了这么一个妖孽!



赵原似乎能满足所有医院对优秀人才的幻想。



“什么?支架是他自主研发的?”



曹阳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乔园春笑着说,“是啊,我上次见到这个支架,也是大吃一惊。我原本要给他找器械商,不过被他婉拒了。我一直也在关注这个支架的研发进程,目前还没有量产,处于临床实验阶段。赵原已经将专利转给一家器械商,与天华的胸心团队进行深度合作。有不少患者使用这种支架,效果比想象中要好。”



曹阳微微颔首,“从术中视频来看,他整出来的这个支架不仅精巧,而且操作十分便捷,伸展度还有贴合度,都达到了极高的标准,一点也不输给国外进口支架。”



乔园春道:“我与天华那边沟通了一下,希望他们能提供一批这类新支架。他们表示因为没有量产,所以只能提供少许。”



曹阳用力点头,“好货不怕没买家。我也动心了。”



主动脉覆膜支架在诸多支架当中属于高端产品,不仅价格昂贵,生产制造门槛也高。



尽管这几年来,国内不少器械商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但与进口支架相比,还是欠缺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医路青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烟斗老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烟斗老哥并收藏医路青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