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冬月,也就是十一月,年节快到了,一年里最冷的时节也快到了。



尤其今年冷得早,河北又不比河南,呵出一口气就能在眉毛胡子上浅浅结一层白霜,士兵就更不乐意出门了。



城外总比城中更冷些,帐外也一定比帐内更冷些,就连守在箭塔上的士兵也耐不住寒冷,取出自己随身带着的焦斗,往里放上几块木炭,悄悄地取了火点燃后,用灰将火苗埋住,再鬼鬼祟祟地带上箭塔。



这是违反军规的,箭塔上就连夜里安置火把都需要特意钉出一个架子,何况将炭盆大喇喇地端上去?一个不慎,箭塔就算交代了,那再搭起来一座费时费力不说,万一箭塔上的哨兵注意力都被集中在灭火时,突然有敌袭来呢?



所以这个士兵不仅将焦斗里渐红起来的炭埋在灰下,埋得很深,他甚至还用了一件破衣服将它包住,然后才爬上箭塔。



靴子踩过箭塔下的残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爬上去后,他将焦斗放在地上,立刻就迫不及待地脱了那只破布靴,皱眉翻来覆去地看。



有同袍迫不及待地弯下腰伸出手。一面烤一烤火,一面贼眉鼠眼地看他,“阿裤,你这靴子破了?”



“破了一个洞,雪渗进去,冻得脚疼,”那士兵嘟囔了一句,突然抬头怒视他,“你喊你阿公呢?!”



“我阿公不识字,”同袍道,“你何不再写一个‘靴’字托人送回去?”



“呸!”阿裤骂道,“你倒识字,还不是借我的寒衣穿!”



“你阿母疼你,那你快写呀!”



“就这么点薪米,我写个甚!”



“谁让你出去代人写信时净使奸计!”



阿裤争得脸红脖子粗,“若有一场大仗打——”



这话刚说出口,对面箭塔上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金钲声!



远处正有滚滚烟尘,向这座不起眼的小营而来!



建安七年冬,袁尚授首后,袁谭联合了袁熙,向邺城而来。



后来有些人拿出一些很微妙的证据,企图证明袁熙是受胁迫的,因为在袁尚死后,镇守在幽州的袁熙虽然不曾投降刘备,但对于刘备派出的使者也都以礼相待,好言好语地询问母亲是否尚在,父亲坟茔可安好?他是有苦衷的,他需要安抚住幽州士庶,然后才能做出决定,请平原公再给他一点时间。



袁熙没有摆出进攻的姿态,但刘备不可能真当袁熙是可怜无助的小白花,收到消息后和大家开了一个会,很快将关羽派到了中山,布置对袁熙的防线。



除此之外,刘备也不曾忽略了袁谭,他很快就将张郃高览的冀州军调回了濮阳。



据说冀州军回到故土上时,有人大哭了一场,还有人甚至趴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如获至宝地装进皮囊里。



他们回来了,冀州现在已经易主,他们不再是叛军,而是追随朝廷回来平叛讨逆的大汉军队!他们不用担心家眷被挟持报复,他们甚至不必在对阵时生出什么内疚之心——不错,一旦开战的话,对面可是袁公的大公子,可袁公将家业交在幼子袁尚手中时,这位长子是既不曾孝,又不曾友的。



他甚至还喊出了那句惊世骇俗的话!这般禽兽!既非人,更非人子!只要平原公一声令下,大家伙儿抄家伙上就是了!打他就打他!日子都不用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早安!三国打工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蒿里茫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蒿里茫茫并收藏早安!三国打工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