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清脆的铜锣声响了起来。



胡俨清了清嗓子,庄严肃穆道:“肃静!”



“我辈读书人,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我先前说了,此乃翰林院和国子监的诸位大人共同拟定,交给陛下定夺后的榜单。”



“难不成,你们已经胆大包天到敢妄议陛下?”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毕竟这年头,若是平白无故落得个妄议圣上的名头,今后怕是仕途堪忧。



“可是我等不服!”



“不错,前三甲历年来都是北方的,怎么可能叫他们南方人拿了去?”



“若非舞弊,如何解释?”



“肃静!”



“此事是有蹊跷,但绝非舞弊!”



“尔等可知,淮南的那位诗君?”



听闻此言,大多数北方考生一片茫然,南方考生们则纷纷露出自豪之色。



“未曾听过的话,可曾听过《镇玉门》与《从军行》。”



“如此佳作,自然听过。”



“那位淮南诗君,便是这两首诗的作者。”



“能做出如此诗文,想必才华横溢,怎地不见这位诗君,参加此次会试?”



“此人无意于仕途,但其教出来的子弟,却参加了此次会试,正是沈良富等十人。”



轰!



此言一出,周遭众人皆尽哗然。



“怎地会有这等人?教出来的弟子,竟能包圆前十一甲?”



“骇人听闻,着实骇人听闻。”



“淮南竟有这等名师?”



大多数人都是惊骇莫名,当然也有极少数人依旧冷静,且提出质疑。



“求学之道乃日积月累之事,就算此十人拜得名师,也断无可能在短时间内,便将学问提升到如此地步,其中必然还有蹊跷!”



“不错,这位淮南诗君,从我朝近年来的三百余条政令中,精准预测了此次会试的出题方向!”



这番话,倒是能解释沈良富等人为何名次一个比一个高了。



可真实性,却更加令人怀疑。



全场沉寂了好一阵子,方才有人磕磕盼盼道:“从…从政令中预测出题方向?”



“此乃人之能乎?”



消息一出,很明显的皆尽哗然。



然而,这则消息却是经过翰林院和国子监验证,圣上首肯,最后从乾都文坛魁首胡俨胡大家嘴里说出来的。



这等权威,重重相加,就是不信也得信啊!



这么一想,众人纷纷惊愕,难以想象,如此文才,为何出在南方,而非北方。



“诸位若是不信,大可去看看《三国演义》和飞鸿日报,这也是其所写。”



“虽说只是小说话本,但其中引经据典,也足以看出其文采斐然。”



此言一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逍遥郡马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墨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墨客并收藏逍遥郡马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