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雍州军,也算是失败中的胜利。
可是没有人愿意听他的,甚至有官员说他这是荒谬言论,目的就是想让那些受牵连的将领逃脱罪名。
在此压力之下,建兴帝无形中疏远了李昌宪,不再让李昌宪进宫拜见,甚至一些朝廷的重大会议也没有让李昌宪参加。
众人认为李昌宪以前的建议不对,不应该和三皇子直接交战,而应该和几位皇子坐下来进行和谈。
至于如何和谈,派谁去谈?
朝堂之上纷纷纭纭,争吵了好几天也没有说出一个结果。
是战是和?这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无论是谁出头做这件事,最终都不会得到好下场。
战?
像石大人这么忠心耿耿的人,一场失败差点让他入了狱。
和?
如何让建兴帝和其他皇子共处,难道说划江自治,还是割城赔款?
俗话说:一国不容二主。
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都不敢明说,只能是建议,辩论,直到再建议,再辩论。
直到有一天,城门外有快马来报。
“梁州失守了?”
建兴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雍州军死伤惨重,不是已经撤军了吗?”
“梁州城主将不在,还不是有参将吗,是哪个参将守的城?我要将他碎尸万段,满门抄斩。”
“陛下,胡参将已经战死沙场。”
茅正在殿下低声提醒道。
“逃出来多少士兵?”
“陛下,根据报信的人说,只有三千士兵从梁州撤出,其他人都没有逃出来,包括剩余的两万新军。”
听到这里,建兴帝几乎快气晕过去,这个消息带来的震撼太大了,梁州是长安都城的第二道防线,如果让叛军突破了第二道防线,也就是说攻破了梁州城后,雍州军以后的行军可以说是一马平川,不出两天时间就可以到达长安都城。
大晋朝自建朝以来,从没有哪支叛军能离长安城如此之近。
即使建朝之初,嚣张的突厥人也没到访过长安都城。
可是现在雍州军就要进攻都城了!
长安都城能不能守得住?没有人能给出保证,即使建兴帝也不能说誓与都城共存亡。
“快快让石大人觐见!”
“陛下,石大人前日已经告老还乡,坐船已经走了。”
“赵将军哪?”
“回陛下,赵元武自从前年与叛军一战,受伤回家养伤,但是病情反反复复,一直都没有康复!”
“还有哪位将军愿意出来抵抗叛军?”
众多文官都摇了摇头,而那些有爵位的武官们则缩头缩脑,也不敢出来应答。
京城内能战的将领已经不多了,大部分都散落各地,即使能召回来,也要一月之后了。
建兴帝看到众人这副模样,心都凉了,在这关键时刻,有些人开始退缩了
可是没有人愿意听他的,甚至有官员说他这是荒谬言论,目的就是想让那些受牵连的将领逃脱罪名。
在此压力之下,建兴帝无形中疏远了李昌宪,不再让李昌宪进宫拜见,甚至一些朝廷的重大会议也没有让李昌宪参加。
众人认为李昌宪以前的建议不对,不应该和三皇子直接交战,而应该和几位皇子坐下来进行和谈。
至于如何和谈,派谁去谈?
朝堂之上纷纷纭纭,争吵了好几天也没有说出一个结果。
是战是和?这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无论是谁出头做这件事,最终都不会得到好下场。
战?
像石大人这么忠心耿耿的人,一场失败差点让他入了狱。
和?
如何让建兴帝和其他皇子共处,难道说划江自治,还是割城赔款?
俗话说:一国不容二主。
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都不敢明说,只能是建议,辩论,直到再建议,再辩论。
直到有一天,城门外有快马来报。
“梁州失守了?”
建兴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雍州军死伤惨重,不是已经撤军了吗?”
“梁州城主将不在,还不是有参将吗,是哪个参将守的城?我要将他碎尸万段,满门抄斩。”
“陛下,胡参将已经战死沙场。”
茅正在殿下低声提醒道。
“逃出来多少士兵?”
“陛下,根据报信的人说,只有三千士兵从梁州撤出,其他人都没有逃出来,包括剩余的两万新军。”
听到这里,建兴帝几乎快气晕过去,这个消息带来的震撼太大了,梁州是长安都城的第二道防线,如果让叛军突破了第二道防线,也就是说攻破了梁州城后,雍州军以后的行军可以说是一马平川,不出两天时间就可以到达长安都城。
大晋朝自建朝以来,从没有哪支叛军能离长安城如此之近。
即使建朝之初,嚣张的突厥人也没到访过长安都城。
可是现在雍州军就要进攻都城了!
长安都城能不能守得住?没有人能给出保证,即使建兴帝也不能说誓与都城共存亡。
“快快让石大人觐见!”
“陛下,石大人前日已经告老还乡,坐船已经走了。”
“赵将军哪?”
“回陛下,赵元武自从前年与叛军一战,受伤回家养伤,但是病情反反复复,一直都没有康复!”
“还有哪位将军愿意出来抵抗叛军?”
众多文官都摇了摇头,而那些有爵位的武官们则缩头缩脑,也不敢出来应答。
京城内能战的将领已经不多了,大部分都散落各地,即使能召回来,也要一月之后了。
建兴帝看到众人这副模样,心都凉了,在这关键时刻,有些人开始退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