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上午的功夫,电话的响声不断。



除了莲花乡以外,还有隔壁红鹰镇和池水乡的电话。



有批发部的,也有农家自营的小卖部。



他们都听到了这个消息。



只需要一点押金,便能无成本做买卖。



这件事谁都想干。



不一定是小卖部,农村的老头老太太也可以在村里干。



拿着冷饮换粮食么!



换一斤来,就净赚1分钱!



这活太抢手!



江洋边接电话,边把这些人的信息和需求记录下来。



按照他的思路,每个乡镇只需要找到一个靠谱的代表就可以了。只需要把利润空间多留出一部分,自己可以省出不少心思。



这就像是代理一样,一层层的更加方便管理和利润的把控。



直到半上午,电话总算消停了许多。



这个年代的人打电话办事,一般都选择早上8点到10点的黄金时间。



更像是一种默契。



江洋把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大概梳理了一遍。



短短一个小时,接到了近20个电话。



所有的订单加在一起,超过2万瓶。



按照每瓶收取1毛钱押金来看,自己手上即将拥有2000元的现金流。



如果把这2万瓶换成玉米来算的话,卖给粮购站每斤3毛,那就是6000元钱。



抛去每瓶5分钱的成本以及各种杂项提成,净利润最少4000元。



算到这里,江洋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随着订单量的提升,冷饮生产成了个重大的难题。



周浩那种家里的小作坊,加班生产个千儿八百瓶还能将就,要是每天上万的量,是绝对不现实的。



并且这种生意小打小闹的做一做也还行,一旦步入正轨,赚了钱了,麻烦也就找上门了。



先不说同行会效仿,单单食品安全这一关就过不去。



一旦有人举报,相关部门肯定会查到头上来。



见业务电话差不多了,江洋随后拿出昨天周浩留给自己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谁啊!”



电话那头的声音暴躁如斯,吓得江洋把听筒拿开老远。



“我,江洋。”



周浩的声音瞬间温和下来:“江哥!是你啊,哈哈,不好意思啊,刚睡醒,起床气。”



江洋并未在意,开口道:“你那里的生产条件怎么样,我想去看看。”



周浩马上回应道:“没问题,我给你说地址,你记一下。”



……



石山县根据方向,分别划分成了东西南北四关。



东关有座桥,名曰闸门桥。



桥下是护城河,每到雨季,护城河的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返1998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笔舞春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笔舞春秋并收藏重返1998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