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土建车所留。



现场复杂多变,就算《痕迹学》上已经归纳出如此多的数值,但仍然需要特殊案件特殊对待。



目前这起案件就是特例,郝东在现场观察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连续性轮胎印,而是有大量的间隔,有可能是嫌疑人在运尸的过程中,血迹只是间断性地滴落在轮胎上,从而在路面上留下了这种印记。



如果是在柏油马路或者水泥路上,间断性轮胎印也可以直接套用上面的研究结论,可在这起案件上就完全行不通。



首先,本案地面是坑洼不平的土路,白天日照充足,水分蒸发量大,路面较硬,很难留下立体泥土轮胎印,如果土质稍微松软1些,郝东还能判断出到底是几轮车,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基本无从下手。



其次,这条土路和鱼塘封闭的环境还有所不同,白天有大量的行人经过,就算是案发当晚留下了几处印记,经过几天的破坏,估计也难以寻觅。



最让郝东头疼的还不光如此,因为嫌疑人在抛尸时,只有极少量的血迹滴落在轮胎边缘,所以在地面上只留下了1些残缺的边缘花纹,而郝东目前要做的,就是要从这间断残缺的花纹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这种情况,靠常规办法基本上是死路1条,这不由得让郝东想起师傅经常挂在嘴边的1句话:“痕迹学的很多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你要往深了钻。”



在郝东看来,轮胎印说白了就是交通工具的“鞋底”,和分析“鞋印”特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们都知道,鞋子穿时间长了,鞋底会有磨损特征,轮胎印也是1样,由于交通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人而异,所以不同车辆的轮胎磨损特征也是千差万别。



本案现场留下的轮胎印虽然花纹极为有限,但郝东只要找到某个明显的磨损特征,就可以对车辆类型做1个大致的推断。有的人可能会惊叹,1个磨损特征就能分析出车辆类型,是不是玄了点儿?当初郝东也曾抱有同样的疑惑,可在得知原理以后,他才彻底地领悟师傅话中的深意。



先不管本案轮胎印有多少间断,只要锁定某1个磨损特征,在间断的印痕中,找到相邻的两处磨损特征,接着测量两者之间的距离,便可以得到1个数值,而这个数值就是轮胎的周长。



人们都知道,圆的周长=πd=2πr,用这个数值除以π,很容易得到轮胎的直径。



因为1英寸=254毫米,用轮胎直径除以这个数值就可以推断出轮毂规格。



另外,再分析磨损特征占轮胎花纹的比例大小,还可以估算出轮胎印痕的大致宽度,按照轮胎花纹的抓地力设计,轮胎越宽,轮胎花纹图案就越大,反之亦然。



有了轮毂的尺寸,又有了轮胎的大致宽度,基本上就可以给交通工具下1个结论了。



按照这个方法,郝东很快得出了结论。



“算出了什么?”田春达看郝东停下笔,把头凑了过来。



说,欢迎下载-



郝东在1行数字上画了1个圈,回答:“轮胎的宽度是4厘米,轮毂是24英寸。”



“这能说明啥?”安义紧接着问了1句。



“可以说明很多问题。”郝东顿了顿,整理好思路接着说,“嫌疑人在抛尸的过程中携带了大量的物品,他的抛尸工具必须有1定的装载能力,然而市面上最常见的电动3轮车、摩托车,它们的轮胎宽度都远远大于这个数值,基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案迷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江山5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山52并收藏大案迷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