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4章 宇宙终极能源
10的13次方焦耳。”
“但反物质的湮灭,需要正物质的参与,所以需要1克反物质,还有1克正物质,也就是两克物质。”
“它们爆发的能量,是1.8乘10的14次方焦耳。”
“这个能量,相当于5000万度电,或者4.3万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
“1945年广岛小男孩的能量约为1.3万吨tnt,这个能量,相当于3.3个广岛小男孩。”
“按照这个计算,反物质作为武器,是确实可行的。”
“如果用反物质作为燃料,可将飞船速度加速到光速的70,而核聚变技术,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效率的。”
“自然界中有大量的正物质,却没有发现稳定的,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
“虽然没有反物质,但是反粒子却不少见。”
“比如香蕉每75分钟,就会释放出一个正电子,是因为香蕉含有微量的钾40,钾40衰变的时候就会释放正电子。”
“我们人体内也存在钾40,也会不断释放正电子和负电子发生湮灭,不过那个太小了,只有大约9.11乘10的负31次方千克,释放的能力相当于8.1乘10的负14次方焦耳,也就是100万亿分之一瓦的能量。”
“这点能量的消失,我们完全感受不到。”
“因此,反物质粒子虽然在地球上广泛存在,但总量非常稀少,并且捕捉或人工制造反物质非常困难。”
“我的体重是130斤,如果我面前出现一个反物质陈申,我们相互拥抱,会产生2.79亿吨
m.tnt当量,大概是4.9万个沙皇炸弹集体引爆,这个威力能将地球人类全部嘎了。”
“所以,你们如果哪天看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可别好奇的上前摸一摸,世界可能从你触摸的那一刻开始,原地消失。”
所有人都笑了。
“反物质也很难储存,它会和正物质发生湮灭,只能被控制在真空磁场中。”
“用o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不间断运行1000年,才能够制造出1微克的反物质。”
“也就是0.000001克,要制造1克出来,最少需要花费上62万亿。”
“反物质,世界上最昂贵的物质。”
“目前为止,几十年间,全世界所有科学家,不管是捕捉还是制造,加起来的反物质也不足19纳克。”
“19纳克,湮灭制造的能量都无法将一壶水烧开。”
“反物质为什么这么少?”
“宇宙大爆炸理论,纯能量转化成了大量高速运动的正反粒子。”
“正反粒子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
“它们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应该最后溟灭的只剩下能量。”
“所以,理论上来说,我们这个世界应该不存在,就应该是一片漆黑的混沌。”
“但是,可能出于某种原因,正反物质对称性破损,大约十亿分之一的正粒子是多出来的。”
“这个细微的差异,就是杨振
“但反物质的湮灭,需要正物质的参与,所以需要1克反物质,还有1克正物质,也就是两克物质。”
“它们爆发的能量,是1.8乘10的14次方焦耳。”
“这个能量,相当于5000万度电,或者4.3万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
“1945年广岛小男孩的能量约为1.3万吨tnt,这个能量,相当于3.3个广岛小男孩。”
“按照这个计算,反物质作为武器,是确实可行的。”
“如果用反物质作为燃料,可将飞船速度加速到光速的70,而核聚变技术,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效率的。”
“自然界中有大量的正物质,却没有发现稳定的,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
“虽然没有反物质,但是反粒子却不少见。”
“比如香蕉每75分钟,就会释放出一个正电子,是因为香蕉含有微量的钾40,钾40衰变的时候就会释放正电子。”
“我们人体内也存在钾40,也会不断释放正电子和负电子发生湮灭,不过那个太小了,只有大约9.11乘10的负31次方千克,释放的能力相当于8.1乘10的负14次方焦耳,也就是100万亿分之一瓦的能量。”
“这点能量的消失,我们完全感受不到。”
“因此,反物质粒子虽然在地球上广泛存在,但总量非常稀少,并且捕捉或人工制造反物质非常困难。”
“我的体重是130斤,如果我面前出现一个反物质陈申,我们相互拥抱,会产生2.79亿吨
m.tnt当量,大概是4.9万个沙皇炸弹集体引爆,这个威力能将地球人类全部嘎了。”
“所以,你们如果哪天看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可别好奇的上前摸一摸,世界可能从你触摸的那一刻开始,原地消失。”
所有人都笑了。
“反物质也很难储存,它会和正物质发生湮灭,只能被控制在真空磁场中。”
“用o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不间断运行1000年,才能够制造出1微克的反物质。”
“也就是0.000001克,要制造1克出来,最少需要花费上62万亿。”
“反物质,世界上最昂贵的物质。”
“目前为止,几十年间,全世界所有科学家,不管是捕捉还是制造,加起来的反物质也不足19纳克。”
“19纳克,湮灭制造的能量都无法将一壶水烧开。”
“反物质为什么这么少?”
“宇宙大爆炸理论,纯能量转化成了大量高速运动的正反粒子。”
“正反粒子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
“它们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应该最后溟灭的只剩下能量。”
“所以,理论上来说,我们这个世界应该不存在,就应该是一片漆黑的混沌。”
“但是,可能出于某种原因,正反物质对称性破损,大约十亿分之一的正粒子是多出来的。”
“这个细微的差异,就是杨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