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的容器,束缚住它。



压力到1000万个标准大气压。



水会变成金属钛。



压力到3000万个标准大气压。



这种压力,和太阳内部压力相当。



在这种环境下,元素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聚变反应,由氢变成氦,再按元素周期表的排位,聚变到铁为止。



陈申不是要掌握强相互作用力,也不是要将水加压到核聚变,没这个能力。



但是,手段似曾相识。



“陈教授,真的是要加压碳吗?”



“是的。”



“为什么是碳?”



陈申看着设备,是啊,为什么是碳?



鱼粒子,为什么要在加压碳中,才能产生呢?



氢、碳、氮、氧、钠、磷、硫、钾。



构成生命的最主要元素,就是这8个。



而其中,碳元素,主宰整个生命。



碳基生物,人类,就是碳基生命。



有机化学,就是碳化学。



铁里加入百分之一左右的碳,就产生了钢,人类开启第二时代,万丈高楼,大型机械。



碳是驱动人类文明的主要能量来源:原油,煤炭,以及天然气。同时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热力学上的终点。



是有什么关联么?



陈申没有回答。



又一位研究人员小跑过来,说道:“陈教授,您给的设计图,我们量子计算机小组,遇到问题了。”



“嗯,去看看。”



又一处实验厂房,里面出现一个庞大的机器,上千人围着它打转。



特别巨大,占地很多,就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那般一样。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诞生,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瓦,斥资45万美元。



眼前这个,也是不遑多让,占地更是超过了160平米,足有300多平米。



脑中的知识,有它小型化的样子,但是,陈申还是选择了这个大家伙。



蒸汽机都没出现,就想造内燃机?就想造飞机发动机?



痴人说梦不是。



还是先挑简单的来吧。



东西先制造出来,培养一批人才,然后像是地下实验室的大肠一样,再一点点优化它,缩小它。



至于人人一台量子计算机,像是家里的一样,或者轻薄本,有生之年怕是难以成功了。



文明跨度太大。



三个项目,同时进行。



生产“鱼粒子”的加压装置,初代量子计算机“天衍”,量子通讯。



不过,就像是大于号一样,要先出“鱼粒子”,才能实现“天衍”,实现“天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尽虚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尽虚叹并收藏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