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申站在讲台上,心有感触。



回到7年前,作为偏科严重的差生,高中都有可能上不了。



现在呢?竟然来到了这座华国最高学府的讲台上,给下面的人中龙凤们讲课。



若是没有科技金手指,这一幕怕是只能在梦中实现吧。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点我压箱底的绝活。”



台下传来笑声。



陈申笑道:“别笑,在座各位,都是这个领域,或者涉及相关领域的,不拿点真本事出来,就要出洋相了。”



台下上千名学生,热烈鼓掌。



有七八位摄影老师,各个方向全程录像。



“数学是科学的研究工具,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人类选错了工具呢?”



台下静默,不可置信的看着陈申。



他在否认数学吗?



“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等人认为,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宇宙的唯一工具。”



“人类之所以将数学确立为科学研究工具,那是因为其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无歧义性,二是有效性。”



“无歧义性就是说,数学有着一套具有明确含义,大家都遵守的规范符号语言系统。”



“对于同一个数学公式,不管你是华国人、漂亮国人、樱花国人,所有人的理解都是一样的。”



“这和其它很多学科不同,比如我们接触的语文阅读理解,千人千面,一些满分理解,活着的作者有时会蹦跶出来,说我没这么想过!”



台下传来哈哈大笑。



陈申笑着继续道:“所以现在很多阅读理解,喜欢采用作者已经不在的,怕他们跳出来反驳。”



笑声更热烈了。



“在数学语言出现之前,由于人类语言固有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哪怕是同一句话,不同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各自立场角度不同,造成学派林立,争吵不休,发展缓慢。”



“然后数学语言产生了,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统一了思想,共同探讨,发展一日千里。”



“这就是数学作为一种认识自然,探索宇宙,优于其它工具的本质原因所在。”



“第二个有效性,是说以数学为支撑的现代科技,获得了种种实用效能,比如将火箭送入太空,潜水艇能够深入海底。”



“可以说,正是由于西方掌握了数学,在近代才能造出坚船利炮,叩开华国大门。”



“正是数学有着如此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它,物理化学等科目自不必说,就连经济等社会科学也唯数学马首是瞻。”



“比如大名鼎鼎的分析哲学学派,经济学定量分析学派,管理学,教育学等紧随其后。”



“数学对人类的科学,呈全面接管之势!”



“我越是学习数学,了解的越多,越是对其充满了警惕性。”



“一方面在探索这种工具的正确性,一方面避免过度依赖。”



“我常常在想,数学工具有没有本身存在错误的可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尽虚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尽虚叹并收藏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