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是从漂亮国进口,原因很简单,人多,不够吃呗。



沙漠之茵第五代出现后,张佩杉就开了这个课题,研究土豆,让其产量更增一筹。



张佩杉帮了陈申这么多,陈申怎么可能让其孤军奋战?当然也是加入了。



修改基因,特别是光合作用效率这一基因序列,每一个稍小的变动,都可意味着从发芽到收获,自始而终的全盘改变。



很困难,甚至还请来了农大的好几位老教授帮忙。



两人的邀约,老教授们抢破头皮。



谁叫她们现在二人组,是全球植物基因编辑领域的天花板呢?



陈申和张佩杉从老教授们身上获益良多,同样的,老教授们也从陈申和张佩杉身上获益良多。



单土豆这一种植物,各基因片段的了解,拍马都赶不上两人。



但对于如何培育土豆,栽种,合适的土壤养分等其它专业领域知识,两人又拍马赶不上经验丰富的教授们。



各取所需。



终于,历经艰难险阻,中薯16号成活了。



接下去几个月,陈申除了正常上课,其余时间都泡在了实验室中,补充完善着这一新品种土豆的诞生。



期间,一模二模三模,6月7日高考,火热送高考行动,全城挨家挨户告知降低噪声,不允许跳广场舞等等。



当然了,这些和陈申无瓜。



暑假,就扎根在实验室里了。



“中薯16号,高淀粉品种,早熟型,出苗60天后可收获,暂未发现任何有害物质在其中。”



所有人,兴奋的看着手中报告。



土豆从熟性上可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五类。



极早熟品种指从出苗到地上茎叶自然枯萎变黄的天数在60天以内,早熟61~75天,中熟76~90天,中晚熟91~115天,晚熟116天以上。



用人话简单说,就是越早熟,越没有营养,越晚熟,越有营养。越早熟,个头越小,越晚熟,个头越大。



中薯16号,高淀粉品种,表示其营养价值高,虽是早熟型,但个头却一点不小,堪比中晚熟土豆种类。



这一来一去,差距可就太大了。



农大长江学者廖老,摘下自己的老花镜,擦拭了一下早已噙满泪水的眼睛,戴上,再细细看了看报告,弯腰,向着陈申鞠躬。



“别,廖老,您这是干什么?”



陈申眼疾手快,赶忙将其一把扶住。



“谢谢,谢谢。”



廖老激动的心,难以用言语来描述,就只会说谢谢了。



一旁另一位农大的赵教授,激动的说道:“陈院士,您知道,中薯16号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吗?”



“它将淘汰大部分土豆品种,华夏土豆产量,可突破1亿吨,甚至2亿吨都有可能。再也无需进口,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土豆这一粮食品种,再无需被卡脖子了!”



中薯16号不会淘汰所有土豆,比如我们常吃的炸薯条,需要淀粉含量低的,高淀粉品种,炸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尽虚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尽虚叹并收藏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