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那些蠹官也都抓的抓了,朝廷几件大事也都有了进展,形势不同了嘛,老夫想,皇上应该不会有别的考虑……”



嗯嗯嗯,



李春芳锊须道:“言之有理啊……”



……



三日后,



皇极殿



第一次监国朝会如期举行。嘉靖此前让太监冯保告诉裕王,他就不去了,让裕王带着群臣理政就是。



这,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原文来 自-于 塔读小说~



裕王端坐龙椅,感觉有点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为什么?



此时,



群臣鱼贯而入,分列两班,而后又三叩九拜。严嵩以首辅身份领衔,文武京官四品以上也都站在后排。太监宣令朝会开始,气氛顿时严肃下来。将近四十年了,大明朝第一场正式朝会就此开始。



但严嵩、徐阶却均感很不适应。



须知,



自他们成为大臣之后,除了庆典、大事之外,从来没有举办过正式朝会,而且,就算是庆典或者大事,上方的龙椅上也是空空如也。如今,上面端坐一位监国太子,顿时让他们几个老人感到特别异样。



严嵩不觉苦笑一声,一抬头正好见到徐阶也在摇头,两人心领神会,不觉哑然失笑——



是啊,



这位嘉靖皇上太特殊了,历朝历代就没有过这种事。二十多年来,国家大事几乎都是在玉熙宫裁决的。那种气氛介于严肃和轻松之间,其实反而很好议事,而此刻这种按部就班的朝会,还真不好开口了。



严嵩是首辅,当即上前一步,道:



讨论群伍陸彡74彡陸7伍



“太子殿下,老臣秉皇上监国诏书之旨,拟了几条监国施政方略,奏陈太子殿下。”



他说完,忽然觉得挺别扭的,原来在玉熙宫议事,那是何等直截了当,开口说就行了,而此刻,却颇有一种置身于戏台上的感觉,似乎说出来的话轻飘飘的,竟然没有什么分量。



裕王很少参加玉熙宫朝会,二十多年来,只主持过一些庆典,平时看史书,深知皇帝就是这样的,当下也没觉得不安,温言道:



“严阁老辛苦了,奏来便是。”



咳咳,



严嵩找了找感觉,才念道:



“臣以为,监国太子首要之举,当为释奠先师。咳咳,近年来,天下万方、大事频仍,鞑靼、倭寇、变法、平缅,诸多大事撞在一起,皆为历代罕见……皇上垂裳而治,庙算高远,始终如履平地,化险为夷……而人心民心,亦颇多磨练,当此大定之时,务使民心坚固,太子当率百官释奠先师,以安天下之心,以报上天之佑。”



哗!



群臣顿时有些骚然。



裕王这才明白:原来,严家是想着这一手……上次在曲阜祭奠,的确是士民踊跃,如今皇上既然要幡然之变,此举自然也可行,且历代太子即位,也全都要释奠。



本书首 发:塔 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 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 互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明:从1566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应无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应无物并收藏大明:从1566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