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9章 暂时站稳了脚跟
“如果是我主持,就先动动那几个族长……”
族长?
原文来 自-于 塔读小说~
朱墨怔了一下,感觉很有点意思,又问道:
“为何是族长?”
李贽半开玩笑道:“子玄啊,方才我们也看到了,那族长张口闭口圣人之道,我听得十分恼火,只是碍于你在场,否则我早已拂袖而去了!”
哦……
好像也有道理……
朱墨琢磨一下,心想:你要是动族长,人家又没有把柄在你手里,怎么好动?你动一个,他们就都会围上来的。到时候层层传递,犹如泥潭一般,你根本没法下手……
但此地有一点很好,人人都自言是江南人,说是当年由沐英、蓝玉带来的。故而,众人一听说朱墨亲临,就非常热闹,老弱妇孺,全都争相出来观看,一见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自是啧啧称奇。
……
晌午回到城中,
朱墨想起乌撒卫的段奎曾说起过玛瑙,又去城西山下走了一趟,无意中竟发现一个奇特现象——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 起互动。mgonЪoΓg
此地如此贫穷,但投机风气却极为盛行,城中几乎人人都在囤积居奇,而外地采购商人也非常之多,带来了许多真金白银,又使得本地的物价比江南还有贵个两三成,于是民生就更加凋敝。
另有一件奇事,那就是——
小小的玛瑙,朝廷竟然也派了一个内官在昆明镇守,虽然平时不在永昌,但却有一个小衙在市中。听闻那些小商人言道,每一笔交易几乎都有三成左右的重税,而税收又是包给一个大佬的,这些小商人得罪不起,竟然真的每笔都交了……
此事,可谓是商界奇谭,两人自又是一番感慨。
回到寓所,朱墨想起永昌府的种种怪象,悠悠道:
“卓吾啊,吾的方略你已经知晓,此地变法恐怕还是要做……等俞大猷到了马六甲,佛朗机人给莽应龙施压,我们大军压上,必能打到阿瓦,到时候重建缅中宣慰司,再让纳黎萱回邉罗,让他跟莽应龙父子斗一斗……吾看,到时候边郡应该能太平一些时日了……到时候就在永昌府变法,你,还是要想一下,到时候吾找个合适人员来做。如何?”
李贽点头道:
“好!你们去打仗,我就在此地多走访走访,把症结摸清楚,到时候游居敬以巡抚身份亲自颁布政令,应该能够改观一下……”
朱墨点点头,忽然感觉有些疲累,当夜和衣而卧。
……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与此同时,
刘彰宽府中,灯火依旧通明。
沐朝弼从南山口巡查回来,五万兵马已经扼守山间关隘,防范潞江土司肯定已经没有问题,这时只能各府粮草和选拔义勇了。
今天一天,已经选了八千人,估计三日后,应够就有三四万。到时候兵力加持,堵在怒江和澜沧江两个隘口,应该就能保证永昌府无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