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抽茧剥丝,仪礼和义理上的事都清楚了。



朱墨想着大道祭孔,这件事实在不同凡响,这文章要做好,那就要直陈本朝以尧舜大道立国之旨,那就跟自己早先的《运朝疏》连起来了。



试想,



正因为太祖以大道立国,那才有运朝可言嘛。



想到这里,他也是感慨非常——



若不是上回高拱背后捅一刀,来了这几个书生解围,自己恐怕很难明白尧舜大道,那就始终与百姓隔着一层,难于找到真正的力量源泉。



神思浮想之际,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道:“何大师,你看这样可行吗?吾想在祭孔当日,为舟山公廨行开衙之礼?”



舟山公廨



首发&:塔 -读小说



什么鬼?



三人自是彻底懵圈了。



他又解释道:



“吾准备成立一个衙门,专门审理那些舟山倭寇。其实呢,这几天已经审了差不多了,拿住了他们杀人放火的证据,只不过,这些人不仅有明朝人,还有佛郎机、朝鲜、倭国、琉球各色人等,朝廷并无衙门可以定罪啊……



吾呢,琢磨着成立一个专司明朝人与外邦人互犯的衙门。对这些倭寇呢,就定个战争罪,严重的处斩,其他的徒流杖配……大约就是这么一个衙门吧……呃,吾想着,干脆也挂在孔门名下,祭孔当日就一起开了吧!”



这?



虽然也似乎有道理,可怎么听着就那么怪呢?



但这三人毕竟是当今的一流人物,且也已经知道十二国宣战的事,于是立马就转过来了——



大明既然是上国,自然就能裁决诸国商民之间的事。倭寇杀人放火,可谓是坏透了,与一般的敌国不同,要惩治他们,确实就应该坐实其暴虐之罪。



吕坤忍不住赞道:



讨论群伍陸彡74彡陸7伍



“好!子玄,我看可行!十二国说那些倭寇是商民,子玄拿住他们杀人放火的证据,那就要昭告天下、明正典刑!我想,天下人心都是肉长的,应该没有不服,如此一来,十二国也无话可说了!”



嗯嗯,



李贽也道:



“正该如此!孔门不是历来讲王道无差吗?难道孔孟之道还管不了这些杀人犯或的外邦人?”



何心隐想了一会儿,却是有一丝忧虑,道:



“话虽如此,理也不差,可儒门总不能与法家混淆啊……子玄啊,我不是反对法家,也不以孔子为圣,而是说,各是各的,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在祭孔仪礼上说,恐怕会有人不服啊……”



呵呵,



朱墨点点头,对他的审慎很是佩服,深感此人确实是一代大师,对荤荤大者,总是能保持清醒的目光。但是,这次他却是学业不精了——



记得某乎一个大神说过,孔子的《春秋》,实际上有很多判例法。所谓春秋大义,就是用案例来陈述王道原则。



方才,



扣扣五六37四三陆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大明:从1566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应无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应无物并收藏大明:从1566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