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水寨,



朱墨才发现,其实赶得正巧。火器营、陆战兵都已经整装待发,俞大猷站在高台上,正做最后的战前动员。因为预判倭寇会在乌龟上一带登陆,此时果然如此,全军都士气伸张,对主帅十分有信心。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郑钦和众火枪兵见朱墨亲临,无不鼓舞,虽然春寒料峭、大雾迷天,人人皆是斗志昂扬。



俞大猷走下校台,道:“朱学士啊,你来指挥?”



朱墨笑道:“你是一代名将,吾哪里敢造次?还是你指挥吧,吾一切听从调令!”



“好!”



俞大猷每逢大战,就有一股镇静之气,分别掏出小旗,一一交付给诸将,轮到朱墨时,他又道:



“朱将军,你此去当先入平湖城,而后派出侦骑,待倭寇主攻华亭时,从后夹击。”



“得令!”



朱墨这次不在中军,而是带队完成任务,与宣大那次相比,又有另一番感觉,只觉得军令如山,确实有千钧之重,本来还有一丝嬉戏之心,此刻也融入全军的肃穆气场,从心底就冷峻严肃起来。



……



江南之地,又不比宣大,虽然战马不多,可马车不少。这几天俞大猷已经征集到了许多。



塔读,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朱墨带火器营急行,半个时辰就到了平湖。



此城并不大,城墙也非常低矮,墙上都长满了青苔杂草,可见已经数十年未动兵戈了。



此时,



城头上早已站满了义勇和官军。这些义勇正是刘应节先期派来的契奴,其中许多人都见过朱墨,也知道火枪兵。



这时,有人见一个少年一马当先,忽然高喊道:“是朱墨!是朱大学士来了!还有火器营!”



“朱大学士!”



“朱大学士!”



“朱大学士!”



“……”



契奴义勇站在城头,欢声一片,也迅速感染了驻地官军,一时人人欢腾,大感信心振奋。



镇守平湖的县令名叫刘存义,嘉靖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八年前道平湖当县令,一直被严家的人压制,但此人很想得开,也就好好地当这个县令,干了不少好事。



契奴义勇的头目,叫做殷小虎,湖州人,本来是投献户,挂靠在董份名义,但五年前要拿回,却被告知要出十两银子的回赎费。他出不起这钱,就按照约定,过了五年未赎,田底归了主家,他只剩下田面,虽然跟佃户也有点名义上的区别,可实质却是相同,且按照约定,五年后再不出钱,田面也就没了。



上次南浔奴变,他本不想闹腾,可被张贵裹挟,差点被殷正茂给杀了。后来殷正茂下诏狱斩立决,他才被释放出来。又去杭州挂靠了一个同姓大户,画了卖身契,卖身为奴,做了殷家的部曲家丁。



朱墨一纸废奴律,殷小虎得了自由身,可却没有生计,就去万后绸庄作坊做工,可又刚好赶上这波明争暗斗,拿不到工钱,就去干了轿夫,平时睡在城外的破道观。



这波征募,他率先在杭州登名。刘应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大明:从1566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应无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应无物并收藏大明:从1566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