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朱学士啊,这些义勇,打是没法打的,但是可以用来守,只要有险可守,这些农夫也可成劲旅……我看,戚继光在北,俞大猷在南,义勇呢,就在中间,坚守平湖、华亭两城,如此一来,倭寇必定久攻不下,士气大馁,到时候战机就会有逆转?”



好!



朱墨当真大喜过望,深感宣大这个铁血熔炉里历练出来的人,果然就是不一般。当下拉着他坐下来,求证心里最后一个疑问。



“老刘啊,你说,倭寇有没有可能不犯金山卫,而是在镇海一带上岸呢?”



刘应节答道:



“我自来江南后,也看了许多地形,宁波一带多山,且民风强悍,倭寇上岸后无利可图,就算要打杭州,一路上也有诸多关隘,占不到便宜。真要打杭州,也是用小船从钱塘一带上岸最为有利。因此,末将以为,金山卫是倭寇首选。何况,如今俞大猷船队已经扼住钱塘江口,用小船进来,已经没有可能了……”



对啊……



朱墨听得出了神,心想:这么说肯定没错,但倭寇要用小船入江,已经来不及了,水寨就在江口外葫芦山。看来,还是俞大猷更胜一筹,先期就拿住了关键点。



当下,刘应节全力挑选精壮契奴。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朱墨、张居正、张翰三人,又全力督促备战。出人意料的是,沿海州府的农户竟然热情高涨,废弛数十年的保甲,一夜之间又复活了。农户们伍什互保,似乎瞬间就恢复到了太祖时期,乡间巡逻、夜间打更,一些寨堡又重新打扫,再次展露尚武之气。



有张居正这样种管理大师操盘,短短三天,省府州县,如臂使指,衙役、义勇、书院学生奔走不停,竟然也粗略完成了大战准备。



各府县邸报不断飞驰到词人祠,朱墨、张居正随时评估,感觉已经基本靠谱。朱墨早已是累得不行,张居正却依然神色自若。



这日午后,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朝局。



张居正有点想不到,契奴这些人竟然也堪一用,初时以为只能靠闽海水师、火枪营和戚继光的义务兵,没想到契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成军了,还恰巧有一个刘应节这样的人,局面一下子逆转过来,再看看街上的喧闹,他不禁感慨万分。



但他是何等人物,已经想到了将来的隐忧——



如果战后朱墨不解散契奴队,让他们暴力推行变法怎么办?



于是故作高深地试探道:



“子玄啊,如今局面很是奇怪,可以说是上面冷、下面热、城中闹、乡野靖,商人们、缙绅们等着看笑话,等着变法倒台,下面的乡民契奴呢,又一心要拼上一拼,实在是奇观啊……我为政多年,却是没见过。”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朱墨心想——



你们这些人的思路一直有问题,还死不承认?你们总以为什么都要官绅,不肯相信百姓,其实百姓比缙绅心思更明白。百姓都很清楚,倭寇来了,缙绅官商们那是欢天喜地,恨不得敲锣打鼓去迎接呢。



因为倭寇要的是暴力聚敛,不会为难官绅。倒霉的只是百姓,尤其是乡野之民,到时候不要说毁堤淹田,直接就是暴力圈占了。倭寇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明:从1566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应无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应无物并收藏大明:从1566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