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乱歇了,才回到讲坛,道:



“吾方才已说了,尧舜之世,就如这岩间花树……我们不想它时,它就是寂如的,我们此刻谈起来、想起来,便又光辉辉出来了……



如此可知,尧舜之世自然是存在的,且就在我们心中。我们皆知道它好,可好在何处又说不清、道不明。这又是为何?就正如良知之遮蔽,让我们无从想象啊……我们良知越通透,尧舜之世就越清晰。



就像阳明先生说的花树,画工诗人知道其美,贩夫走卒也知其美,这本来是无差的。画工所见之美,自然比贩夫走卒细致,可贩夫走卒所见之美,也是自然真实的。



这好比什么呢?就好比治世,圣人犹如画工,能知郅治之方方面面,而贩夫走卒也可知郅治,却是其太平之乐耳。但是,我们能说只有圣人才知郅治吗?当然不能!显而易见,贩夫走卒也是懂得尧舜之世的,它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人自可凭良知而知,不待他人解说也。”



嗯嗯,



对对,



是这个理……



塔读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网站



何先生说的太对了。



这才是对的!



谁说只有那些人才懂尧舜?



一时间,



满场所有人都若有所悟,似乎明白了一个很大的道理,但心里虽然已经明白,却也说不清楚……人人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狂喜,但想到现实之残酷,又自生出一种悲悯……



吕坤、李贽两人都是数一数二的思想家,这时也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且悲悯之心由衷而发,但觉世上之种种不好,都是良知之缺失。而一旦良知醒悟,尧舜之世确然是唾手可得……



吕坤忍不住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李贽也叹道:“悲天悯人,今日方知阳明之学果然高明……”



朱墨也是头一回听到如此道理,心里冒出的是另一个念头——



这番道理,



原文来自于塔读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app。



能说得普通人生出悲悯之心,又推己及人,实在是非同凡响!这番见解如果广为人知,那就谁也垄断不了学问了……



而且因为生出的悲悯,自然就不会激进,人人反躬自求,确实能奠定良治之基石。王阳明果然厉害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正因为如此,官学才会受到如此之冲击,几乎一下子丧失了话语权,若非还能科举取士,理学就直接是废了。



他自然也看到了另一层——



这番思想,的确是下一步变法最大的支撑。只要每一步变法都能让多数人感受到良性,这一番“尧舜之心”就会与变法相融,那就是任何力量也不可能再撼动的了。



这时,



何心隐也见到三人在一旁听讲,对众人道:



“大家回去都去体悟,真真切切体悟,也不要听别人怎么讲,不要看书上怎么说,一切但凭良知去体悟,自然就明白了……好吧,今日大讲就到此为止,下一回,咱们就讲何为大同。”



满场士子、百姓这时深为震撼,立马也变得规矩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明:从1566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应无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应无物并收藏大明:从1566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