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4章 自有名教以来第一大叛徒
,可朱七一改平常的态度,竟然表现得非常为难,说话也吞吞吐吐的。
朱墨几番气恼,请他帮忙打听一下高拱和几个门生的事,可这老七竟还是扭扭捏捏,最后要走了,才吐了句话出来——
“朱公子,道爷让我们几个最近都不要出门了,说是外边儿风浪险恶……呃,朱公子吉人天相,定有天佑……”
哦……
天佑?
朱墨还能说啥?
连老道、李三爷都缩手了……
但是,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人家救过自己,而且也不是什么很大的人物,就是个门客之类的亲信而已,还能对付严家不成?更何况,这次是天下缙绅读书人一起发难,谁又敢跟他们作对?
朱墨临走时拍拍老七肩膀,话却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毕竟,
这法是自己要变的,斗不过封建官僚也就就没办法了。这个亏自己还是吃下去……
“唉,大明不可挽救,大明不可挽救啊……”
朱墨一路在街上瞎逛,犹如行尸走肉,心里一直叨念着这句话,情绪真的进入了低谷中的低谷。甚至都觉,这时候连逃生都没兴趣了……如此黑白颠倒,对人的伤害太大了,简直是了无生趣!
这一回,他是真的绝望到底。此前碰到失败,斗志从来没有消退,在江南、在宣大,如此险恶,凭着一股百折不挠的蛮劲儿,不也过来了吗?以前,可以靠先进的政策、靠先进的火器,而现在呢?这些玩意儿在巫术魔法面前,连一点用都没有!
人家不跟你比智商、比水平、比远见、比谋略,人家比的是谁的底线更低啊……都把国家大政玩到了魔法层次了,还能怎么办?
这种打击来的也十分突然,朱墨真的没想到形势一下子就逆转过来。高拱那么来一下,一刀就捅到了灵魂里……
他开始觉得有点恶心,而这时,连恶心都没有了,只有麻木……只感觉真实的大明朝,与从前看过的那些原始社会没有多少区别,一个个道貌岸然,说出来的话却真的是跟禽兽一模一样……
思来想去,眼下唯一可依靠的力量,就只有吕坤、何心隐这类人了。但这些人那么天真,个个跟傻白甜似的,又能怎么样呢?
就这样,
整整大半天,朱墨都在京城的街头巷尾跟个游魂似的走着,看天不是天、看地也不是地,浑然不知道置身于什么空间……
……
与此同时,
江南。
张居正听完申时行的回报,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
殷正茂暂时被海瑞架住,案子虽然能继续再查,可已经难上百倍,想要攀扯成谋反大案,也不是那么容易了。更重要是,他已经不太可能继续杀人了。
须知,
殷正茂杀的还只是南浔的六个契奴,此外邸报还有松江、嘉善、南塘等地,都同时发生了奴变。殷正茂作为一省按察使,郑必昌只要不闻不问,他就完全可以在每个地方都杀几个人。
这才是张居正最担心的。如此一来的话,阳明官学的奏疏,势必演变成血淋淋的逼宫之疏,奴变大案演化成谋反大案,朱墨五马分尸,而他张居
朱墨几番气恼,请他帮忙打听一下高拱和几个门生的事,可这老七竟还是扭扭捏捏,最后要走了,才吐了句话出来——
“朱公子,道爷让我们几个最近都不要出门了,说是外边儿风浪险恶……呃,朱公子吉人天相,定有天佑……”
哦……
天佑?
朱墨还能说啥?
连老道、李三爷都缩手了……
但是,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人家救过自己,而且也不是什么很大的人物,就是个门客之类的亲信而已,还能对付严家不成?更何况,这次是天下缙绅读书人一起发难,谁又敢跟他们作对?
朱墨临走时拍拍老七肩膀,话却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毕竟,
这法是自己要变的,斗不过封建官僚也就就没办法了。这个亏自己还是吃下去……
“唉,大明不可挽救,大明不可挽救啊……”
朱墨一路在街上瞎逛,犹如行尸走肉,心里一直叨念着这句话,情绪真的进入了低谷中的低谷。甚至都觉,这时候连逃生都没兴趣了……如此黑白颠倒,对人的伤害太大了,简直是了无生趣!
这一回,他是真的绝望到底。此前碰到失败,斗志从来没有消退,在江南、在宣大,如此险恶,凭着一股百折不挠的蛮劲儿,不也过来了吗?以前,可以靠先进的政策、靠先进的火器,而现在呢?这些玩意儿在巫术魔法面前,连一点用都没有!
人家不跟你比智商、比水平、比远见、比谋略,人家比的是谁的底线更低啊……都把国家大政玩到了魔法层次了,还能怎么办?
这种打击来的也十分突然,朱墨真的没想到形势一下子就逆转过来。高拱那么来一下,一刀就捅到了灵魂里……
他开始觉得有点恶心,而这时,连恶心都没有了,只有麻木……只感觉真实的大明朝,与从前看过的那些原始社会没有多少区别,一个个道貌岸然,说出来的话却真的是跟禽兽一模一样……
思来想去,眼下唯一可依靠的力量,就只有吕坤、何心隐这类人了。但这些人那么天真,个个跟傻白甜似的,又能怎么样呢?
就这样,
整整大半天,朱墨都在京城的街头巷尾跟个游魂似的走着,看天不是天、看地也不是地,浑然不知道置身于什么空间……
……
与此同时,
江南。
张居正听完申时行的回报,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
殷正茂暂时被海瑞架住,案子虽然能继续再查,可已经难上百倍,想要攀扯成谋反大案,也不是那么容易了。更重要是,他已经不太可能继续杀人了。
须知,
殷正茂杀的还只是南浔的六个契奴,此外邸报还有松江、嘉善、南塘等地,都同时发生了奴变。殷正茂作为一省按察使,郑必昌只要不闻不问,他就完全可以在每个地方都杀几个人。
这才是张居正最担心的。如此一来的话,阳明官学的奏疏,势必演变成血淋淋的逼宫之疏,奴变大案演化成谋反大案,朱墨五马分尸,而他张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