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家,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倍感温馨。



宅了一天。



次日到内阁见了徐阶,一番客套,徐阶拿出一份邸报,忧道:“朱学士啊,江南这件事,老夫看着很奇怪,你也来参详一下?”



朱墨嗯一声,拿起坐下细看。



大明的内阁其实很小,就在紫禁城一个角落里,二百来个平方,平常就是几个辅臣和舍人办公,六部的人有事才会来一趟。徐阶的位子靠近里端,因此也很清静。



此时,



高拱、李春芳也走过来,慢慢品着茶。



邸报写道:



“乌程县急报:



南浔董姓缙绅投献户杨某娶妻,缙绅次子董宏因醉逼坚新妇,新妇次日投井而死。董宏供认不讳,家丁罗某等六人亦画押,亲友数人皆为证人。县令王昌审毕,交湖州府上报刑部,人犯因醉酒无知,交保回家待审。渠料数日后,投献户杨某当街鸣冤,佃户张某、契奴王某等纠结无赖,围攻董宅。董氏家丁数十人与之对峙三日放去。



县令王昌告示众民:案件无屈,静待刑部批复,不可作乱云。而契奴王某等遂煽动数乡奴仆,相约至主家撕毁卖身契,人数多至千人。县府告之不可,而王某等皆曰:何故奴辱我?今天下变法,复太祖之制,佃户奴仆皆无凭据,吾等将自谋生云云。事遂不可收拾,蔓延所及,已多达七八县。乌程知县王、湖州知府万。”



朱墨对这事自然不觉新鲜。



须知,



这只是个开头而已,再过数十年,江南的奴变可就大了去了。



“徐阁老,此事有什么蹊跷吗?”



徐阶锊须道:“蹊跷倒是说不上,可声势甚大啊……朱学士,不瞒你说,我老家松江府也有人闹啊,都找到我这里来啦……”



哈哈,



高拱、李春芳笑了起来。



朱墨也笑道:“这种事嘛,总是一下子就闹起来了,还真是个麻烦……不过,眼下也没有到作乱的地步吧?”



高拱插嘴道:“那倒还没有……朱大学士,可保不定就到了那步啊,咱们也不在跟前,谁知道呢?”



“那,你们几位大佬的意思是?”



徐阶沉吟一会儿,答道:“这里也没有外人,老夫就明说吧,我是担心有人做文章啊……又是江南地面儿,又是好几个县串连……”



朱墨想了想,又仔细看了一遍,其中提到的敏感之处,无非就是那个领头的说到了“复太祖之制”。这个其实很平常。



试想,



明朝初年,太祖废除了主仆关系,是永乐帝将叛军家属打入贱籍的,这才开了个坏头。老百姓怀念太祖,自然无可厚非。然后又说到变法,那可能是受到织造产业的影响,也想致富发财嘛,那又怎么呢?谁还不想过个好日子啊?



要说严世蕃搞事,那是一定会搞的,可如今大势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宣大这边一战定乾坤,也今非昔比了,还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他笑笑道:“徐阁老提醒的是,不知还有什么吩咐?”



李春芳为人随和,当即拉着他坐下来,聊了许多家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从1566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应无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应无物并收藏大明:从1566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