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总兵官,竟然差点被人活活逼死,就是说给世人,谁又会相信呢?”



三人这些年都被葛缙、杨选、李宠逼得死去活来,这时万事底定,到了此时,心里的大石才真正落下来,不由地悲欣交集。



马芳一直在沉吟,此时忽然道:“二哥、三哥,那天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因为有旁人在没说……呃,那个玉扣,代王妃死时握着的那个,我想起来当年在汉水镇见过一次……”



哦?



两人愣了一下,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时,



马芳却娓娓道来,让人想起了当年的情形——



“那年,俞大哥带着大伙儿南下,说是去看外甥。你们记得吗?咱们啊,一直汉水镇一家酒楼等着。那时候又不敢说话,只顾着闷头喝酒……你们记得吗?那天酒楼来了两个中年人,还有一个奇怪的年轻人,大概二十来岁吧……



你们都没注意,但是我想起来了,那两个人扭扭捏捏的,我当时就骂是不是太监?于是多看了几眼,正好见那年轻人解开腰带放在桌上。这人穿着普通,但我也看出来了,那玉扣很是贵重,而且,他那个玉扣跟代王妃那个一模一样,背面也写着字,但不是这个景字,而是一个‘宁’字……



我那时候就很奇怪。为啥呢,因为那天,我啐了一口特么的太监,那年轻人就瞅了我一眼,我心里忽然打了个激灵,感觉那双眼睛有点吓人,冷冰冰的,没有一点生气,就像个活死人似的……”



哦?



李文进、王崇古可是一点也想不起来,隐约记得那天是有几个贵客,大家为了躲避,还把门帘压得死死的。但要说这么三个人,还真没印象。



但两人素知马芳这个人有点异禀,战场上的细节记得清清楚楚,就算多年以后,也记得若干年前是如何作战的。马芳还在写一本《战功私录》,就是二十年前的事也是分毫不差。



想到这节,两人不禁凛然。



李文进低声问道:“你是说?那个玉扣就是皇家的?每个王府都有?景字是景王府,宁字,宁字就是宁王府……”



说到这里,虽然四周没人,可他的声音还是压得很低很低。



马芳神情凝重,点了点头。



王崇古却道:“怎么可能?宁,宁藩那时候早就被代藩了……怎么又会冒出个年轻人是宁王?”



马芳深深吸了一口气,道:



“你们都没听民间传说?宁王有三个儿子,死了两个,小的那个当时还小,被渔夫所救,流落民间了,后来说是在南直隶自首,被圈进高墙……可这事谁能证实?谁知道是不是李代桃僵之计?”



说到这里,



李文进也想起了的确有这个传说,道:“是有这么一个传说,听说宁王第三子叫朱学,说是自首了,是,应该嘉靖十五六年吧?”



马芳接道:“对啊,嘉靖十五六年自首,那时候朱墨还没出生呢!等朱墨两岁时,咱们又哪里去见得着宁府的玉器?这不很清楚嘛,那个朱学,根本就没有进高墙,一直都在民间,或者进高墙的另有其人!”



三人都被当年的事深深震撼,此时稍加思索,已经猜到了事情的大致轮廓,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按照年龄,马芳说的那个年轻人,的确对得上,比朱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从1566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应无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应无物并收藏大明:从1566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