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墨出了翰林院,犹自心头微颤——



总算是瞒过去了!



只要严家同意在江南搞钱庄,又不问把钱投到哪里去,那就好办多了。到时候时机成熟,就把钱投给愿意做丝绸作坊的农户,形成产业投资。这样的话,名为江南钱庄,实际就是织造银行。



丝绸产业一旦形成规模,投资收益就会空前巨大,朝廷财政危机就彻底解决了,而财政危机一旦解决,严家的根基就断了……



须知,



严党最近这十年来,之所以越来越肆无忌惮,就是因为朝廷没钱,而盐税、矿税全都在严党手里,尤其是鄢懋卿,掌握着江南盐政,可以说直接就是朝廷的财神爷。



第一步走出去,以后都会徐徐展开,就从织造银行开始,以后还要恢复前元德“交钞提举司”,也就是中央银行,逐渐开始搞信用货币……他这几天玩转了系统,对以前学过听过的知识也豁然开朗:大明要兴旺百业,只靠银子、铜钱肯定不够,没有信用扩张,怎么可能发展产业?



道理越想越通,而对徐阶、张居正却有些失望——



清流太顾自己了!



没担当、没胆量!



现在的局面,几乎就是他一个人在孤军奋斗,清流们根本不愿意分担风险,一个比一个滑头……



“唉,清流、浊流,谁说清水就不淹死人啊……”



……



与此同时,



徐阶、张居正、高拱也很快到了裕王府。



裕王朱载垕知道朱墨今天是第一次议事,不直结果如何,也是焦急等待。



因为说起来,朱墨虽然是徐阶正式举荐,实际上却是裕王开的头,而裕王那天之所以提起朱墨,又是因为太监冯保无意中说了一句话,说皇上特别喜欢他的青词,那几天都在玉熙宫里念好几遍云云……



裕王是皇上的独苗,自然也不怕别人来争皇位,只要能讨皇上欢心,推举个把书生当然不是问题。如此,裕王自然就要提醒徐阶,而徐阶就不得不举荐了。



此时一见面,



裕王便问道:“徐阁老,怎么说?那个朱公子议出了什么方略啊?”



张居正心思细密,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朱墨的方略。



裕王却听得有点懵逼,而等到高拱说了严嵩、严世藩的意见后,裕王竟然说道:“寡人觉得严世蕃最后的话也有道理,朝廷岂能与民争利啊?万一朱墨在江南出了乱子,这名声,咱们可是背不起啊……”



这话一出,徐阶、张居正顿时大失所望!



这裕王,怎么就脑子不开窍呢?眼下能有个办法,还有人肯去冒险就已经不错了,作为举荐者,不支持就算了,总不能背后拆台啊……



裕王见三人都一脸懵圈,想到自己以后毕竟还是要靠清流,只好说道:“既然三位师傅都赞同,我就去向父皇说说吧~~”



说罢,带着准备好的斋醮贡品,匆匆赶往皇城玉熙宫。



……



玉熙宫内,



嘉靖心潮起伏,根本没法打坐。



吕芳看得清清楚楚,嘉靖脸上一会儿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从1566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应无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应无物并收藏大明:从1566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