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一十三章 心眼
>
在今天,这些不愉快都在酒中流逝了。
来回的又是觥筹交错一番之后,赵统对着雷绪和陈兰说道。
“两位将军不愿千里来投,我伯父十分高兴。在豫章翘首以盼。这是面临周瑜大军封锁长江。不能亲自出城相迎,还请两位将军见谅。”
听到赵统这样说话,雷绪和陈兰诚惶诚恐。
“哪里,哪里,是主公太过言重了。我等本淮南匪寇,玄德公不嫌弃我们草莽出身,愿意接纳。主公宽宏大度,我等铭记在心,得遇明主,三生有幸,莫说是百里千里,便是万里,也愿跟随主公兴复汉室,走光明正道。”
啧,黄射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赞。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老江湖,这两个人多会说话。
还没见到刘备,就口口声声的称为主公。
拍刘备的马屁也不当着面拍,反而在背后刘备见不到的地方这样说更显得自己是诚心诚意。
但是他们这样说话,刘备真的会不知道吗?
有在场的这么多人在,这话肯定能传扬出去,更不用说赵统和刘备关系亲密。
如此一来,就摆脱了自己拍马屁的嫌疑,也在这里给了赵统面子上的光彩,同时还得到了刘备的欢心。
果然是姜还是老的辣,黄射自愧不如。
不过像赵统和徐盛这样运筹帷幄,已经不是黄射心中向往的了,反而觉得像雷绪和陈兰这样说话的本事,才是自己想要学习的。
“不知主公对我二人可有什么吩咐?”
恭维之后,陈兰又对赵统问道。
“我从军师那里得到命令,请两位将军带领众百姓先到豫章去。”
赵统回答道。
又转身对黄射说到。
“还要请兄长帮忙。多备船只,顺长江而下,将众百姓送到南昌。”
黄射欣然应允。
“好说,好说,船只备于水上,随时可以启用。”
“主公既然有命,我等刻不容缓,明日就动身。”
雷绪积极要求。
“我等既然前去豫章,面见主公,护送百姓定居。身边也无需带着许多士卒。愿留下众将士交由两位调遣。”
雷绪主动的表忠心。
按理来说,这样的地方豪强,虽然举家迁移投奔到刘备的手下,应该也不肯将身家性命都寄托于人手。
乱世之中,兵权是绝对不肯放手的。
但是雷绪和陈兰见到刘备手下猛将如云,士兵精悍。
人家的士兵是这样的装备,这样的训练,这样的战斗力,他们手底下的这些匪兵,完全不是对手。
这样的兵力留在手里也没有什么用。
不如故作慷慨地交出去,这样刘备自然会给自己更多的补偿。
或许多给兵员,允许重新练兵。
如此一来,训练出来一批精兵,代替手下这些残兵也是好事。
再者,这也是两人做出的最后的试探。
看看刘备对自己有没有戒心,有没有想要拿下自己兵权的意思。
无论刘备有没有忌惮的意思,自己手下这些士兵都无法形成足够的战斗力去进行反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不如故作慷慨地拿来试探,知道刘备的态度,心里也有个底。
这两人这般的慷慨,自然也震惊了赵统。
究竟是一个年轻人,一时间看不穿这两个人的意图。还真以为这两个慷慨解囊,助自己打败于禁,而不计较个人权利的得失。
赵统连忙客气的推辞道。
“统先谢过将军好意,将军手下之士兵跟随将军千里跋涉。自然该由将军带到豫章去,让主公好好犒劳。”
赵统的推辞也让雷绪和陈兰松了口气。
他们哪里知道,这根本就只是赵统的意思,根本代表不了刘备。
但是在他们看来,刘备既然将赵统派到这里,那么一定是给了赵统足够的指示。
赵统既然拒绝了留下兵力,那说明刘备对自己等人并不十分的忌惮。
最起码是不会担心自己手中掌握兵权而怀有二心。
既然如此,那手中这些士兵就更不用留下了。
也许有人会问,虽然现在他们手下的士兵战斗力不行,但毕竟都是他们自己的人,忠心值得保障。重新训练一番不就行了吗?
但是自古以来,凡是练兵的,将一张白纸练成好兵容易,将一群兵油子重新炼成令行禁止的精兵,却难上加难。
雷绪和陈兰两人自认为并没有很高的带兵才能。
只觉得自己两人都只不过是中人之姿,想让手下脱胎换骨是靠自己做不到的。
如此一来,不如壮士断腕,将这些人全部割舍。
这些人和自己多少沾亲带故,在其他将军那里立了功,将来也是人脉。
而刘备见到自己等人将所有的兵马全都献了出来,手下无兵无人,一定也觉得忠心可靠。
最起码绝对不会亏待自己两人。
一定会把手下的士兵给补充起来。否则难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从刘备那里得到上好的兵源,或
在今天,这些不愉快都在酒中流逝了。
来回的又是觥筹交错一番之后,赵统对着雷绪和陈兰说道。
“两位将军不愿千里来投,我伯父十分高兴。在豫章翘首以盼。这是面临周瑜大军封锁长江。不能亲自出城相迎,还请两位将军见谅。”
听到赵统这样说话,雷绪和陈兰诚惶诚恐。
“哪里,哪里,是主公太过言重了。我等本淮南匪寇,玄德公不嫌弃我们草莽出身,愿意接纳。主公宽宏大度,我等铭记在心,得遇明主,三生有幸,莫说是百里千里,便是万里,也愿跟随主公兴复汉室,走光明正道。”
啧,黄射在一旁看着,心中暗赞。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老江湖,这两个人多会说话。
还没见到刘备,就口口声声的称为主公。
拍刘备的马屁也不当着面拍,反而在背后刘备见不到的地方这样说更显得自己是诚心诚意。
但是他们这样说话,刘备真的会不知道吗?
有在场的这么多人在,这话肯定能传扬出去,更不用说赵统和刘备关系亲密。
如此一来,就摆脱了自己拍马屁的嫌疑,也在这里给了赵统面子上的光彩,同时还得到了刘备的欢心。
果然是姜还是老的辣,黄射自愧不如。
不过像赵统和徐盛这样运筹帷幄,已经不是黄射心中向往的了,反而觉得像雷绪和陈兰这样说话的本事,才是自己想要学习的。
“不知主公对我二人可有什么吩咐?”
恭维之后,陈兰又对赵统问道。
“我从军师那里得到命令,请两位将军带领众百姓先到豫章去。”
赵统回答道。
又转身对黄射说到。
“还要请兄长帮忙。多备船只,顺长江而下,将众百姓送到南昌。”
黄射欣然应允。
“好说,好说,船只备于水上,随时可以启用。”
“主公既然有命,我等刻不容缓,明日就动身。”
雷绪积极要求。
“我等既然前去豫章,面见主公,护送百姓定居。身边也无需带着许多士卒。愿留下众将士交由两位调遣。”
雷绪主动的表忠心。
按理来说,这样的地方豪强,虽然举家迁移投奔到刘备的手下,应该也不肯将身家性命都寄托于人手。
乱世之中,兵权是绝对不肯放手的。
但是雷绪和陈兰见到刘备手下猛将如云,士兵精悍。
人家的士兵是这样的装备,这样的训练,这样的战斗力,他们手底下的这些匪兵,完全不是对手。
这样的兵力留在手里也没有什么用。
不如故作慷慨地交出去,这样刘备自然会给自己更多的补偿。
或许多给兵员,允许重新练兵。
如此一来,训练出来一批精兵,代替手下这些残兵也是好事。
再者,这也是两人做出的最后的试探。
看看刘备对自己有没有戒心,有没有想要拿下自己兵权的意思。
无论刘备有没有忌惮的意思,自己手下这些士兵都无法形成足够的战斗力去进行反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不如故作慷慨地拿来试探,知道刘备的态度,心里也有个底。
这两人这般的慷慨,自然也震惊了赵统。
究竟是一个年轻人,一时间看不穿这两个人的意图。还真以为这两个慷慨解囊,助自己打败于禁,而不计较个人权利的得失。
赵统连忙客气的推辞道。
“统先谢过将军好意,将军手下之士兵跟随将军千里跋涉。自然该由将军带到豫章去,让主公好好犒劳。”
赵统的推辞也让雷绪和陈兰松了口气。
他们哪里知道,这根本就只是赵统的意思,根本代表不了刘备。
但是在他们看来,刘备既然将赵统派到这里,那么一定是给了赵统足够的指示。
赵统既然拒绝了留下兵力,那说明刘备对自己等人并不十分的忌惮。
最起码是不会担心自己手中掌握兵权而怀有二心。
既然如此,那手中这些士兵就更不用留下了。
也许有人会问,虽然现在他们手下的士兵战斗力不行,但毕竟都是他们自己的人,忠心值得保障。重新训练一番不就行了吗?
但是自古以来,凡是练兵的,将一张白纸练成好兵容易,将一群兵油子重新炼成令行禁止的精兵,却难上加难。
雷绪和陈兰两人自认为并没有很高的带兵才能。
只觉得自己两人都只不过是中人之姿,想让手下脱胎换骨是靠自己做不到的。
如此一来,不如壮士断腕,将这些人全部割舍。
这些人和自己多少沾亲带故,在其他将军那里立了功,将来也是人脉。
而刘备见到自己等人将所有的兵马全都献了出来,手下无兵无人,一定也觉得忠心可靠。
最起码绝对不会亏待自己两人。
一定会把手下的士兵给补充起来。否则难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从刘备那里得到上好的兵源,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