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董良说着说着就严肃了起来,不过并不是对于学堂以及众人的不满,因为董良知道,现实就是这样,东汉末年哪里有有科学的概念。董良提到这个问题总是有些执念。中华文明是很优秀的,人民是勤劳而聪明的。



许多影响世界的发明由我们创造,一直以来都有大量的成果领先的西方上千年。但是却大多都是经验的总结。也许是因为我们太务实?我们有敏锐的眼光可以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特殊现象,并且能很聪明加以利用,但是却止步于此不再进行原理的深究。



对于近代的落后,董良的眼光也就看到这里了,所有希望能在这个时候尽量开一个苗头。董良相信以中华儿郎的智慧,只要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是很快取得成绩的,就如同现代的迎头赶上。



“我希望以后咱们的学生不光要学习治理一方的能力,还希望能有一批人进行自然科学的学习,所有人都应该学会观察,实验,总结提炼。我相信就算不从事官府的工作,研究自然的工作,依然可以造福一方百姓,甚至比为官一任有更大的成就。就如同若有人把亩产十斛变成亩产十五斛,二十斛,你们觉得会有多少老百姓受益?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不比为官做宰差的。”



“谨遵先生教诲!”



面对董良的苦口婆心,马良和这个记录员是放在心上的。马良肯定是不会从事董良所说的自然研究了,但是他也经常回学堂讲课,他虽然年轻但是是较早的学堂的头头,有很大的威望,并且自身也有学识,比大多数成年教师还要强的多。



“学生一定将先生讲的这番话原原本本的告诉学堂的学子们。也可以在启蒙教材上把这一段加上去。”



董良拍拍马良的肩膀:“你总是那么客气,原来的初版教材虽然有科学常识的存在,但是不够深刻,这一段思想提炼提炼也好,给学生们埋下个种子嘛。”



董良常常对张飞那厮的肆意妄为而感到无奈,但是面对马良总是恭恭敬敬也感到哭笑不得。人啊,总是这样。



对于马良这样已经在从政的道路上做出来一定的成就的自然不会再改投科学之门,他虽然对于这很感兴趣但却只是兴趣。反而是一旁的记录员可以在这条路上深耕。



董良特地把他从学堂里叫来,就是为了让学堂的人经理这个过程,然后更好的传授给学生。这个记录员本身属于从政上没天赋的,有天赋的自然把重心放在官府了,谁会去学堂做个常驻教师呢?



虽然董良为了教学效果,经常把官员拉到学堂里讲课,诸葛亮和庞统徐庶等都是如此,伊籍教导学生们法科,但他们都是兼职,像这个书记员却是全职自然差别很大。



不过也就是这样的人才会真的去致力于研究吧。



毕竟除了真的是喜欢热爱的人,大多数人在为官做宰还是埋头深耕科学,相信还是想当官的多啊!



“先生,如今这方法失败了,那海盐的事该怎么办?”马良问道。



董良笑道:“不忙,我还有个思路,只是这个思路是当年我的老师告诉我的,我从来没有研究过,也没有尝试过还需要一点点实验。”



“唉~,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董良又对这个书记员说道:“今天这里的一切步骤你也经历了,我把这些人也都拨给你,你回去后,带着感兴趣的学生们一起去摸索另一个方法。”



“请先生教诲。”书记员恭敬请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社会和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社会和谐并收藏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