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两百四十三章 旧相识?
老头自然满口答应,“放心,放心,董先生,此事包在我身上。”
董良给老头告辞,“老人家,我还有事就不多陪了,一些政策都会宣讲下去,还需要您看顾一下百姓们的情绪,让他们不要担心,告诉他们,来了豫章,就是回到家了!这里个个都是人才,大家说话都好听,吏员也和气,生活也安定。”
絮叨了半天,董良和老头告别完毕。
又点手唤过来马良。
“季常,那些襄阳来的淘金客就交给你来处理了。”
“诺!”
马良自然不会推辞,不是什么大事,马良有这个能力。
如果不是汝南百姓情况特殊,董良需要出来代表刘备安抚一下百姓。
其实这些事完全不用董良来安排的。
面对新野的大移民,交州那些屯田兵的大移民,豫章各地的官员,对于这些外地移民的接收已经轻车熟路,驾轻就熟了。
无非就是登记造册,分田分地,政策宣讲,然后就和本地百姓一样的教育就完事了。
董良又道:“这些襄阳城里来的,应该也不全是脑袋发热要淘金的。甄别一下,把有特长的选出来,愿意留在豫章生活的给安排工作。把咱们的政策讲清楚,看看有没有识字的愿意参加考试的。毕竟野有遗贤嘛!”
“至于那些铁了心要淘金的,派船送去南海郡,离荆州远一点,再告诉他们真相,愿意留下的分好土地,还是不死心要淘金的就随他们去吧,反正南边确实有矿,真找到了矿,好好奖励一番。”
“明白了!”
事情交给了马良,董良就自顾自的回去工作了。
大量的培训工作,得到的大量基础的地理方面的人才已经初步发挥作用了。
不过这些勘探地形的人并没有忙碌于辖区内的山川河流,矿产资源。
而是被董良通通的往北派,往东派。
慢慢的往东,往北渗透,一点点的去推进,去勘探江东辖区的地图。
这和派去会稽的探索队不同。
这些人是要经常往回传递消息的,勘察到的情报不会留在身上,第一时间往回传。
这些人也不是去的无人区,而是正儿八经的在孙权和刘备势力之间的夹缝中小心潜伏。
与敌方的探子斗智斗勇。
不过受益于孙权刚收服丹阳,百废待兴,还没能正式开始对于边境细作的运用和防备。
只是有一些原来潜伏在像襄阳那样的军事重地,经济政治中心的一些忠心耿耿的人开始工作。
山野之间还处于一片静默。
这无疑给董良派出去的人降低了很多的风险。
索性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探明了不少道路。
虽然受制于工具和能力,得到的信息大多是模糊,再送到后方由董良带着众人进行二次加工,得到的地图无疑是有偏差的。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即便是模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