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两百一十二章 一万年太久
董良解决了这里的事,沿着河道慢慢往回走。
万事开头难。
中原大地上几千年没有把大象什么的驯养出来耕地,也许并不全是气候变化的原因。
对于小农经济来说,养大象并不如养牛好用。
但是董良现在为什么执着于驯养大象耕地的考虑呢?
就是因为万事开头难啊!
天下似乎千百年难改山川之旧貌,但又似乎瞬息间人世轮回变化不止。
时间不等人啊!
天下豪杰并起,似马超,似孙权, 似曹操哪一个是好相与的呢?
如果不趁现在,趁着曹操大势未成,孙权等尚未成长,赶快把刘备的地盘发育起来,到时候天下又是处处强敌。
到底要打多少年才能赢呢?
董良是不折不扣的刘备,关羽,诸葛亮粉。
但是他却并不像诸葛亮他们这样乐观。
董良看着流淌的河水,思绪纷飞。
他其实是害怕和不自信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到来到底能有多大作用, 他不知道一直是普通人的自己如今突然掺合进了天下最顶尖一撮人的比拼到底后果如何。
他的不自信, 因为他见到了三分天下的艰难,见到了因为意外的背叛,荆州丢失,见到了夷陵的大火。
还见到了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才华盖世的姜伯约,他们通通都失败了。
难道再加上董良就能成功吗?
所以表面上董良很乐观自信,对刘关张,赵云,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的才华充满信心。
但其实还是有点不自主的担忧。他只有已知的历史知识,没有勘破未知历史的眼光。
如何能不让他担心呢?
所以董良自从进了刘备阵营就一直很着急,他贫乏的知识和眼光,告诉自己。
现在,是为数不多的好机会!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不抓住这两三年赶快发育,刘备还是要面临窘境。
因为他知道甘宁射死凌操是在两年后。
也就是说两年后的孙权就已经有攻打荆州黄祖的能力而不担心刘表的报复。
也就是说仅仅两年时间,孙权就重新整合了扬州,站稳了脚跟!
所以刘备不抓紧时间,孙权也是一匹难以对抗的饿狼!
即便是刘备有虎将名臣,孙权手下的周瑜鲁肃,以及鏖战多年的老将,扬州层出不穷的人才也是难以对付的。
两年时间的赛跑,刘备只有抓住这些时间,尽量的和孙权平摊扬州的利益,才能压制住孙权。
但是刘备如今虽然占了便宜但仍旧是劣势。
纵使孙权还不足以使扬州人收心,但是外来户刘备岂不是更加劣势。
所以董良才发散思维,神经质一般的让大象耕地。
就是因为耕牛不足,土地难以开垦,无法供应刘备
万事开头难。
中原大地上几千年没有把大象什么的驯养出来耕地,也许并不全是气候变化的原因。
对于小农经济来说,养大象并不如养牛好用。
但是董良现在为什么执着于驯养大象耕地的考虑呢?
就是因为万事开头难啊!
天下似乎千百年难改山川之旧貌,但又似乎瞬息间人世轮回变化不止。
时间不等人啊!
天下豪杰并起,似马超,似孙权, 似曹操哪一个是好相与的呢?
如果不趁现在,趁着曹操大势未成,孙权等尚未成长,赶快把刘备的地盘发育起来,到时候天下又是处处强敌。
到底要打多少年才能赢呢?
董良是不折不扣的刘备,关羽,诸葛亮粉。
但是他却并不像诸葛亮他们这样乐观。
董良看着流淌的河水,思绪纷飞。
他其实是害怕和不自信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到来到底能有多大作用, 他不知道一直是普通人的自己如今突然掺合进了天下最顶尖一撮人的比拼到底后果如何。
他的不自信, 因为他见到了三分天下的艰难,见到了因为意外的背叛,荆州丢失,见到了夷陵的大火。
还见到了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才华盖世的姜伯约,他们通通都失败了。
难道再加上董良就能成功吗?
所以表面上董良很乐观自信,对刘关张,赵云,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的才华充满信心。
但其实还是有点不自主的担忧。他只有已知的历史知识,没有勘破未知历史的眼光。
如何能不让他担心呢?
所以董良自从进了刘备阵营就一直很着急,他贫乏的知识和眼光,告诉自己。
现在,是为数不多的好机会!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不抓住这两三年赶快发育,刘备还是要面临窘境。
因为他知道甘宁射死凌操是在两年后。
也就是说两年后的孙权就已经有攻打荆州黄祖的能力而不担心刘表的报复。
也就是说仅仅两年时间,孙权就重新整合了扬州,站稳了脚跟!
所以刘备不抓紧时间,孙权也是一匹难以对抗的饿狼!
即便是刘备有虎将名臣,孙权手下的周瑜鲁肃,以及鏖战多年的老将,扬州层出不穷的人才也是难以对付的。
两年时间的赛跑,刘备只有抓住这些时间,尽量的和孙权平摊扬州的利益,才能压制住孙权。
但是刘备如今虽然占了便宜但仍旧是劣势。
纵使孙权还不足以使扬州人收心,但是外来户刘备岂不是更加劣势。
所以董良才发散思维,神经质一般的让大象耕地。
就是因为耕牛不足,土地难以开垦,无法供应刘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