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必然泡汤,接下来,大景只能拖着孱弱的西唐,继续跟荒人和东宋死磕……



“罢了,还是由我去收拾这烂摊子吧,尽量大事化小,避免引发更大的外交纷争吧。”



这次终于轮到杨吉站起身,他无悲无喜的赢下了这场赌局的彩头,将桌头的公文继续甩给两位同僚收拾。



离开时,杨吉捻着那张预测的纸张,眼角余光瞄了眼旁边的长灯火烛,以格物之术格出火焰的奥妙原理,心随意动之下,手上轻轻一抖,纸张就自燃而起,顷刻间化作了一块块灰尽。



这便是儒家三品格物境的玄妙。



对于庞维、钟群他们来说,杨吉这一手早已司空见惯了。



他们更关注的是被火光吞没的“意在十七”这四个字。



余闲点燃的这把火,从典客署烧到了圣京府,但他的终极目标,无疑是烧到鸿王府!



再结合种种因素,国本之争,恐怕很快就将迎来高潮了,帝国的未来,也很快就将被揭晓了。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隐约觉察到,杨吉似乎还隐瞒了他们一些事,比如国家社稷的走势。



当然,他们也理解,杨吉之所以能比他们感悟看透更多的事物,还是得益于他的自我突破。



上次桃花书院出现异象时,杨吉询问弟子杨朔为何执意想进湖心岛,杨朔答出了为大景崛起而读书的朴实道理。



这道理让杨吉大为感触,又联想起余闲的“太上忘情”四字真言,顿时幡然醒悟,开始反思自己此生的得失。



最终,他不再纠结于到底要报效社稷还是该名垂青史,毅然明确了“修真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至高理念。



还在儒夫子的灵魂拷问下,表明了愿将此生最后十年的气运福缘留在书院,致力于修身治国平天下这项伟大的事业。



这赢得了儒夫子的认可,也获得了天道的许可,得以进阶儒家二品的外王境。



也就是从那之后,杨吉变得更深不可测了,连相识半辈子的庞维钟群也经常琢磨不透杨吉的心思。



庞维有次曾问过杨吉,外王境大约是什么感受。



杨吉答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与此同时。



皇城外。



鸿王府。



书房里



鸿王将手中的密函放在火烛上点燃,然后丢弃在地,眼看着化作灰尽。



而跪拜在他跟前的人,正是倒悬楼的那个跑堂小厮。



“殿下,此桉,该如何定夺?”小厮问道。



“定夺?这是沉修该操心的事,与我何干。”鸿王澹澹道,但神情分明阴郁得快渗出水了。



“没有殿下的指示,万一那沉修秉公执法,严惩了那些荒人,导致和雪山部落的合作破裂,对于殿下您可是大为不利啊!”小厮急切道。



顿了顿,那小厮又咬牙道:“特别是圣上和太子的情况趋于危险,这是殿下千载难逢的机会,但若要争储,光靠殿下您一人之力,怕是孤木难支,这时候,只有我们雪山部落才能成为殿下您的左膀右臂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江湖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湖猫并收藏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