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姬是加强版虞姬,虞姬是戚姬的替代品。



垓下一战,项羽大败,只得亡归江东,但项羽放心不下虞姬,担心虞姬重复戚姬的故事,于是在垓下歌中向虞姬问了一个问题:你该怎么办?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用和诗的方式回应了项羽,但现传的和诗为五言诗,恐不是汉初的虞姬所能创作的,且不像和诗,因此,我们已经没办法准确得知虞姬回应的内容了。虽然我们没法得知虞姬回应的确切内容,但却能从史书的记载中知道项羽听完和诗之后的表现。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羽听完和诗,哭了,其他人也跟着项羽一起哭了。



项羽带着大家痛哭一场之后,便披挂上马,带着八百壮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约虞姬是用和诗向项羽保证,她绝不会做第二个戚姬,如果她不幸被俘,她一定会以死相抗。



垓下之战以项羽的自刎身亡而告终,而在垓下惊鸿一现的虞姬却没有在史料中再次出现,很可能是被俘后自杀了。



如果虞姬没有自杀,很难解释为什么虞姬没有被汉王刘邦纳入后宫,毕竟,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就是在前夫魏王豹被杀后被刘邦纳入后宫的。



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纳后宫。



但薄姬被纳入汉王后宫之后,竟然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被汉王刘邦临幸过。



这很奇怪,刘邦的为人是好酒及色,而薄姬又是刘邦八个留下名姓的妻妾中唯一一个被记载为有色的,好色之君将有色之人纳入后宫却不临幸,岂不怪哉?对此,合理的解释只有两种。



第一种,此处记载有假,是薄太后后来润色的。



第二种,此处记载为真,薄姬不被临幸的原因是戚姬使了绊子。



要知道,当时的吕雉正在楚营为质,而包括刘邦在内的汉国人可能都以为,吕雉已经死于乱军之中,只不过死不见尸罢了。



此种情况下,生下皇三子刘如意的戚姬很可能没有汉王王后之名但有汉王王后之实,统领汉王后宫的便是戚姬。



戚姬知薄姬漂亮,又知刘邦好色,担心漂亮的薄姬上位,于是想尽办法打压薄姬,致使薄姬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得不到汉王刘邦的临幸。



但身上流着魏国王室血液的薄姬非常擅长宫斗,绝不会在戚姬面前俯首称臣。



于是,薄姬发动已得到汉王宠幸但不够漂亮的发小管夫人和赵子儿演了一场戏,从而激发了刘邦的恻隐之心,得到了侍寝的机会。



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



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



但随后,戚姬便知道了薄姬已被刘邦临幸,于是继续使用狐媚手段,使刘邦再次冷落薄姬。



薄姬曰:“昨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香椿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香椿芽并收藏最佳咸鱼翻身系统最新章节